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我生命境遇的感慨。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高楼上,听着角声响起,心中涌动着种种情感,但这些感受又似乎无法完全释放,是一种内心的压抑和不自由。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愁。碧绿的山峦似乎成为了他思念的寄托,而芳草则象征着岁月匆匆,难以捕捉。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亲友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在他看来,即便是极近的距离也如同遥不可及,他对于超越肉体限制与远方亲友相聚的愿望似乎变得更加渺茫。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这两句赞美了张祜(即张九龄)的才华和地位,将他比作古代能文能武的人物,强调他的诗歌如同轻松驾驭万户侯爷的权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自我境遇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生活体验。
槎牙此老是枯松,衲破寒窗百病攻。
赢得雪霜皮骨在,几看桃李谢春风。
玉立明光,才业冠伦,汉历方承休运。
江左奏功,塞垒宣威,紫绶几垂金印。
岁晚归来,望丹极、新清氛祲。忠愤。
著挠节朋俦,便成嘉遁。
千载云海茫茫,记举目新亭,壮怀难尽。
蝴蝶梦惊,化鹤飞还,荣华等閒一瞬。
七十尊前,算畴昔、都无可恨。休问。
长占取、朱颜绿鬓。
漳州城南烟雾深,漳州城北氛气侵。
忆从奸邪卖和议,汉廷君臣愁至今。
乘舆播迁天地怒,残军掩泣眠星雾。
黄金无收白骨多,指点枯骸拟亲故。
昨夜羽书如电飞,报道三城又被围。
皇家恩深重如山,英雄奋起披铁衣。
万人同心猛如虎,关山震动挝鼙鼓。
百战须当百胜归,凯歌唱满中原土。
论功赏爵将宪章,汾阳异姓封侯王。
鞠躬尽瘁固常事,愿教一涌歼豺狼。
莫上高楼偶长望,壮怀忽忽思乡丈。
琴台落日私语时,丹心耿耿今能忘。
惜君忠义老无官,山河破裂泪欲乾。
衰容未画麒麟阁,目尽故园心转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