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世美夫人挽辞》
《苏世美夫人挽辞》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夫子刚中早数奇,闺门高节耸当时。

渊明晚欲归三径,德曜能从赋五噫。

不见莱衣华发事,空惊薤露昔人悲。

故知造物酬阴施,玉立诸郎富白眉。

(0)
鉴赏

这首挽辞《苏世美夫人挽辞》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对逝者高尚品德和家庭荣耀的深切缅怀。

首句“夫子刚中早数奇”,以“夫子”尊称逝者,点出其人格刚正不阿,虽早年遭遇命运的不公(数奇),却依然坚守内心的原则与信念。这句既是对逝者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其在社会中的独特地位。

“闺门高节耸当时”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崇高形象,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当时社会中树立了典范,令人敬仰。

“渊明晚欲归三径,德曜能从赋五噫”运用典故,将逝者与陶渊明、刘德曜等古代文人相比较,表达了逝者晚年追求隐逸生活,以及其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如同古代文人一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不见莱衣华发事,空惊薤露昔人悲”则通过描述传统习俗中的“莱衣华发”(指子女为父母祝寿时穿着华丽的衣服)与“薤露”(古代丧礼中的一种哀歌),表达了对逝者未能享受天伦之乐的遗憾,以及对其去世后引发的悲伤之情的感慨。

最后,“故知造物酬阴施,玉立诸郎富白眉”总结了逝者的美德与影响,认为上天会以其善行回报,预示着逝者的孩子们将继承其高尚品质,成为家族的骄傲,其中“玉立”形容孩子如玉般纯洁挺拔,而“白眉”则是古代用来形容老人长寿和智慧的象征,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和世代传承。

整首挽辞通过对比、引用典故和象征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美德的传承与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送胡石璧帅广西二首·其二

此段君王付托谁,明公身可荷安危。

常游簪带春携客,忽夺昆崙夜出奇。

忠定罢兵才建绍,襄公讨叛止邕宜。

腐儒虽惫如同载,堪稿平蛮第二碑。

(0)

送仲晦国录赴康州二首·其一

帝重南邦妙选抡,徐卿又驾两朱轮。

龙潜不付茧丝手,蜑俗争看玉雪人。

五瘴下车如痛痒,二麾负郭尚清贫。

吾评此去今萧汲,惜不居中牧远民。

(0)

送方蒙仲赴省

童年觜距已专场,何况而今益老苍。

天网恢然罩鸾鹄,朝阳鸣矣革蜩螗。

士谁与贺争同进,众亦推弘诣太常。

可惜祠官无气力,不能搢笏诵阿房。

(0)

送大渊宰安溪七言三首·其一

御阶人看放班回,谁记乾淳旧事哉。

进卷已尝观所主,闻弦上欲老其才。

割鸡必待民谣著,峨豸多由县谱来。

莫道胜流俱不屑,艾轩做了到诚斋。

(0)

故宅

恰则炎炎未百年,今看枯柳著疏蝉。

庄田置后频移主,书画残来亦卖钱。

春日有花开废圃,岁时无酒滴荒阡。

朱门从古多如此,想见魂归也怆然。

(0)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其四五憎

物理或难诘,疑经多未通。

蜚虽笔麟史,荔不产龟蒙。

记异因同蜮,为灾岂减螽。

恨余非博识,安敢注鱼虫。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