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其四五憎》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其四五憎》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物理或难诘,疑经多未通。

蜚虽笔麟史,荔不产龟蒙。

记异因同蜮,为灾岂减螽。

恨余非博识,安敢注鱼虫。

(0)
翻译
物理或许深奥难解,疑点累积已久未通透。
即使是飞鸟之名,如麟笔般记录在史册,荔枝并非生长在龟蒙之地。
记载奇异之事,是因为它们与毒蛇相似,带来的灾难难道会少于蝗虫?
遗憾的是我知识有限,怎敢妄言注解鱼虫之事。
注释
物理:指自然界的规律或科学原理。
龟蒙:地名,泛指偏远地区,这里可能指虚构的地方。
蜮:古代传说中能致人病的水怪,这里比喻能带来灾害的事物。
螽:蝗虫,这里代指灾害。
博识:广博的知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渴望和自我能力的反省。诗中的“物理或难诘,疑经多未通”表达了诗人面对广博的知识领域时所感受到的困惑与不解,显示出他对于深入理解世间万物和古籍经典的渴望。

接下来的“蜚虽笔麟史,荔不产龟蒙”则是一种比喻手法,意在表达诗人虽然记录了许多奇闻异事,但仍旧觉得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古籍中记载的神秘生物方面缺乏了解。

“记异因同蜮,为灾岂减螽”这一句,则是说诗人对于那些非凡的事物进行了记录,但在他看来,这些记录是否能真正带来益处,还是一个问题。这里反映出诗人的怀疑态度和对知识的深层探索。

最后,“恨余非博识,安敢注鱼虫”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不是博学之士而感到懊恼,并因此而不自信地去研究那些微小的事物,如鱼和虫。这里流露出诗人的谦逊态度,以及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深入探求的渴望,反映出他个人对于学问的追求以及面对广博知识时的自我认识和反思。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其三

却背五城关,旁连七宝山。

楚臣经夕宿,汉代入辰湾。

花县成阴了,桃源觅路还。

功名归晚节,矍铄上清班。

(0)

敕局同年相饯是日谢遣婢子春饶者还其家同年大不然之共怅然也

已恨此身多,将如之子何。

自甘吾潦倒,真恐汝蹉跎。

身老便孤睡,家贫喜自歌。

辎軿他日见,各想旧婆娑。

(0)

次韵德裕纪梦·其一

十年黄鹄山南寺,汲水煎茶识大苏。

忽作辽天惊鹤去,同堂谁念老申徒。

(0)

闻辛幼安移漕京西

孤鸿茫茫暮天阔,问君章贡何时发。

去年不得一字书,今日又看千里月。

向来人物推此邦,至人不死惟老庞。

请君剩酿蒲萄酒,为君酹渠须百缸。

(0)

答陈涣见赠

好学有如此,肯来从我游。

閒名知未谢,老面不胜羞。

政复勤三上,行当让一头。

寒鱼在沮洳,纵有不须求。

(0)

寄赵从之

皖公城外佳山水,经岁登临亦快哉。

未省曾逢玉蟾否,已应亲吊石牛来。

洗空俗垢吾方羡,收尽诗材子始回。

紫笋旧芽应好在,午窗春鼾正如雷。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