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隆庆州北平山神会寺废趾》
《隆庆州北平山神会寺废趾》全文
明 / 刘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昔年宝刹倚云根,半壁孤高露粉痕。

叠巘插天苍隼立,群峰拔地白狼蹲。

苔碑有字湮名姓,钟梵无声报晓昏。

山下屯军新聚落,依稀烟火旧时村。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璟的《隆庆州北平山神会寺废趾》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昔年宝刹倚云根”暗示了昔日寺庙的辉煌,坐落在高山之巅,仿佛直抵云端。接下来的“半壁孤高露粉痕”描绘了寺庙残存的墙壁,历经风雨,仍留有岁月的痕迹。

“叠巘插天苍隼立,群峰拔地白狼蹲”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势比作苍鹰展翅和白狼蹲伏,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险峻。这两句诗展现了自然与废墟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

“苔碑有字湮名姓,钟梵无声报晓昏”则揭示了寺庙的衰败,只有青苔覆盖的石碑上模糊的字迹见证了往日的辉煌,而曾经回荡的钟声如今已寂然无声,只在早晚的交替中传递着时间的流转。

最后两句“山下屯军新聚落,依稀烟火旧时村”,诗人将视线转向山下,新聚落的军营与远处依稀可见的炊烟,与废弃的寺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文明消逝的感慨,以及对新时代变迁的见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神会寺的遗迹,寓含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作者介绍

刘璟
朝代:明

(?—1402)明浙江青田人,字仲璟。刘基子。洪武二十三年拜閤门使,奏事有阙遗者,多所纠正。谷王就封,擢左长史。靖难兵起,随谷王归京师,受命参李景隆军事,兵败,归里。成祖即位,召之,托病不赴,遂被逮至京,下狱自经死。福王时谥刚节。博学知兵,尤深禅学。有《易斋集》、《无隐集》。
猜你喜欢

燕子坡

大山如墙缺,小山如冢累。

众山直下看,方知此峰危。

木末见夔峡,一沟盎春泥。

中有天下险,造化真儿嬉。

峰顶不满笑,舟中鬓成丝。

登高尚超览,况乃绝俗姿。

(0)

四民诗·其四商

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

天意亦何事,狼虎生贪秦。

经界变阡陌,吾商苦悲辛。

四民无常籍,茫茫伪与真。

游者窃吾利,堕者乱吾伦。

淳源一以荡,颓波浩无津。

可堪贵与富,侈态日日新。

万里奉绮罗,九陌资埃尘。

穷山无遗宝,竭海无遗珍。

鬼神为之劳,天地为之贫。

此弊已千载,千载犹因循。

桑柘不成林,荆棘有馀春。

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

上有尧舜主,下有周召臣。

琴瑟愿更张,使我歌良辰。

何日用此言,皇天岂不仁。

(0)

失调名

九月江南秋色,黄雀雨,鲤鱼风。

(0)

横逆自广三绝·其三

仁人方寸万机空,片逆何能介此中。

视尔恰如风动竹,在予安有竹嫌风。

(0)

宿合清口

风叶初疑雨,晴窗误作明。

穿林出去鸟,举棹有来声。

深渚鱼犹得,寒沙雁自惊。

卧家还就道,自计岂苍生。

(0)

鹧鸪天·其六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