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阳日寄瑞安留宰留宰以是日宴新第人并见招不及赴》
《重阳日寄瑞安留宰留宰以是日宴新第人并见招不及赴》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落帽沾衣总失真,追随萸菊亦劳神。

酒无肴核依然好,家有溪山岂是贫。

沆瀣从空来夜气,青冥随处际秋旻。

不知此是登高否,为问慈恩塔上人。

(0)
翻译
落帽沾衣总是假象,追随着茱萸菊花也费心神。
即使没有菜肴佐酒,酒依然美好,家中有溪流山峦怎会贫穷。
清冷的露水从空中降临,夜晚的气息弥漫在广阔的天空中,秋天的天空如此辽阔。
我不知这是否算是登高,想问问慈恩塔上的僧人。
注释
落帽:形容醉态或风雅之态。
沾衣:指酒后微醉,衣裳被酒沾湿。
失真:不真实,非本意。
追随:跟随,此处指赏花。
萸菊:茱萸和菊花,秋季常用的插花或佩戴物。
劳神:耗费精力。
肴核:菜肴和果品,泛指食物。
依然好:仍然令人满意。
溪山:溪流和山峦,象征田园生活。
岂是贫:哪里算得上贫穷。
沆瀣:夜间的露水,也指清气。
青冥:天空,深远无边。
秋旻:秋天的天空。
慈恩塔:唐代长安城内的著名佛塔,与登高有关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在重阳节之际,未能赴友人瑞安留宰新居宴会而作。诗人以“落帽沾衣”自比,感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即使追随茱萸菊花的习俗,也略显疲惫。他强调即使家中简朴,只有溪山相伴,并非贫穷,反而显得清雅。诗人借夜间的沆瀣露水和秋天的广阔天空,表达出对自然的欣赏和超脱的心态。最后,诗人疑惑这是否算作登高,便向塔上的僧人询问,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二题道隆观

试凭阑干春欲暮,桃花点点胭脂。

故山凝望水云迷。数堆苍玉髻,千顷碧琉璃。

我本清都闲散客,蓬莱未是幽奇。

明朝归去鹤齐飞。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池。

(0)

柔桑陌

姑待三年采,聊为卒岁谋。

可怜齐鲁俗,乃欲比封侯。

(0)

玉团儿.用周美成韵

绿云慢绾新梳束。这标致、诸馀不俗。

邂逅相逢,情怀雅合,全似深熟。耳边笑语论心曲。

把不定、红生脸肉。若得同欢,共伊偕老,心事忒足。

(0)

游峨眉

向来一纪登临意,白发颓龄才一至。

阮哭穷途真可笑,孔小天下或如是。

平生历览廓无碍,方称老怀疏不致。

安能却妆住云霄,更不婆娑下平地。

(0)

登西楼二首·其二

年来双目厌纷华,独上西楼日欲斜。

幽鸟有情啼苦竹,画船无事舣荷花。

吴天半出云中树,越岭初横雨后霞。

惆怅倚栏人去后,一竿明月属渔家。

(0)

日望冉雄飞之来久不闻近耗因成鄙句以见翘然之思

缓辔微吟自不催,看山下马想徘徊。

阳春白雪久不听,日暮碧云殊未来。

已戒儿童篘熟酒,更勤风雪化新梅。

云间飞舄何时下,抑郁孤怀迟一开。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