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双目厌纷华,独上西楼日欲斜。
幽鸟有情啼苦竹,画船无事舣荷花。
吴天半出云中树,越岭初横雨后霞。
惆怅倚栏人去后,一竿明月属渔家。
年来双目厌纷华,独上西楼日欲斜。
幽鸟有情啼苦竹,画船无事舣荷花。
吴天半出云中树,越岭初横雨后霞。
惆怅倚栏人去后,一竿明月属渔家。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世事变化和个人情感的抒情诗。诗人在年岁增长,物是人非的情境中,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现实孤独状态的无奈。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年来双目厌纷华"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景象的不再留恋,双目不愿再看那些喧闹的场面。紧接着"独上西楼日欲斜",描绘了诗人孤独登楼,对着即将落山的夕阳,心中充满无限感慨。
接下来的"幽鸟有情啼苦竹"和"画船无事舣荷花"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生物与无生命物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同类相怜、孤独感受的共鸣。幽静的小鸟似乎也能理解诗人的苦恼,它在竹林中发出啼叫,而画船则是闲适自得,与荷花为伴,无需他事。
"吴天半出云中树,越岭初横雨后霞"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诗人借助这番景象,或许在表达自己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两句"惆怅倚栏人去后,一竿明月属渔家",诗人在人们离去后的寂寞中,凭栏而立,感慨万千。夜色降临,一轮明月高悬,似乎也属于那些静谧的渔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于孤独、时光流转的深切感悟。
花甲周过四,韶华玉兔移。
虽云胸愈赤,转觉鬓成丝。
曕日依南极,溯流憩北溪。
山川閒寄傲,敢诵主恩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