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汪伯祖刲股救祖祖随苏不意越年身殒赋此以悼之》
《汪伯祖刲股救祖祖随苏不意越年身殒赋此以悼之》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少年头角正峥嵘,却把纲常双手擎。

痛割一身惟报祖,须臾万死转更生。

始知天地犹堪吁,益觉参芩未足并。

忽怪青云霾白昼,宁馨咄咄泪双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英雄为报答祖恩,不惜牺牲自我,勇敢地承担起维护纲常道义的责任。他割下自己的一块肉来救助祖辈,虽然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万死的危机,但最终奇迹般地转危为安。这一行为不仅彰显了他对祖先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天地间正义的深切感知。

诗中提到“始知天地犹堪吁”,意味着他通过这次经历,对天地间存在的力量和公正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慨。同时,“益觉参芩未足并”则表达了他对传统药物(参芩)的疗效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它们不足以与这种高尚的行为相提并论。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忽怪青云霾白昼,宁馨咄咄泪双横”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痛的情绪。尽管这位年轻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的祖辈却未能长享天年,这让他感到困惑和悲伤。这里的“青云霾白昼”可能象征着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而“宁馨咄咄泪双横”则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愤怒和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深刻探讨了人性、牺牲、责任以及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道德、亲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晨起一首寄丹丘

竹窗晨起闻幽鸟,深巷绝无车马喧。

多病马卿非不遇,归田陶令自忘言。

墙阴薯蓣苗方茁,雨里樱桃花正繁。

一月阴寒少晴日,坐看春水上柴门。

(0)

筹边楼

危楼奇观壮南州,公退携琴日往游。

山势四围排虎距,江流一曲枕鳌头。

云迷十里荒亭暮,风撼双梧老树秋。

回首长安何处是,苍茫极目使人愁。

(0)

紫山寺晚望山门

山门藏绝境,青壁上参天。

石漏窗中月,岩通洞底泉。

幽期恐摇荡,眺望每留连。

远忆瞿硎老,神交碧落边。

(0)

题李伯时三马图卷

古人画马形与骨,今人画马色与肉。

唐有韩干笔意高,宋有龙眠可相续。

今朝偶见三马图,眼如悬铃漆团曲。

短鬃两耳双竹批,风入四蹄如铁蹴。

宋伯老苏亦闲雅,赞以诗文过金玉。

呜呼安得九方皋,见此应须少回瞩。

(0)

送象先镜上人归南昌

赤霄有紫凤,文彩光陆离。

不肯阿阁巢,宁受樊笼羁。

垂垂翠筠实,翳翳梧桐枝。

岂无食息好,遑遑欲何之。

神飙激长翮,群翼何由追。

还作朝阳鸣,慰此长年思。

(0)

待马易之不至

幽人期不至,独依庭树行。

不觉出门去,满湖春水生。

微雨立桥上,遣人骑马迎。

应想来渐近,隔街闻语声。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