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凭阑干春欲暮,桃花点点胭脂。
故山凝望水云迷。数堆苍玉髻,千顷碧琉璃。
我本清都闲散客,蓬莱未是幽奇。
明朝归去鹤齐飞。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池。
试凭阑干春欲暮,桃花点点胭脂。
故山凝望水云迷。数堆苍玉髻,千顷碧琉璃。
我本清都闲散客,蓬莱未是幽奇。
明朝归去鹤齐飞。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池。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春日临水之景。"试凭阑干春欲暮,桃花点点胭脂"中,"阑干"指的是栏杆或桥边,"春欲暮"则是说春天即将过去,但在这样的时刻,依然能感受到春日的气息。"桃花点点胭脂"用桃花比喻美丽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红润,如同女子的胭脂(古代化妆用品),显示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
接着,"故山凝望水云迷。数堆苍玉髻,千顷碧琉璃"展示了诗人对于故土山川的眷恋之情。"故山"不仅指的是熟悉的地方,也代表着一段记忆和情感的寄托。在这里,诗人的凝望中,那些山川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而又迷离的色彩,仿佛是由苍玉和碧琉璃构成的仙境。
"我本清都闲散客,蓬莱未是幽奇。明朝归去鹤齐飞。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池"则表达了诗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清都"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精神状态,"闲散客"则是诗人自诩,表现出一种不为物役的生活态度。而"蓬莱未是幽奇"中,蓬莱山是传说中的仙境,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便是这样的仙境,也不足以留住他的心。
最后,"明朝归去鹤齐飞。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池"描绘了一幅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的画面。"鹤齐飞"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解放的向往。而"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池"则是对仙境之旅的一种憧憬和期待,其中"三山"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三大仙山,而"海运到天池"则是一种超越凡尘、达至仙界的意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心灵解放的深刻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哲思。
鹤发朱颜笑语温,隐君遥在水云村。
诸生久立尚书馆,一子新开御史门。
丹灶药垆堪逸老,锦衣乌帽待承恩。
传经谁复倪宽在,借榻无因听一论。
我家太白图,太白于焉备。
山既得其高,林亦得其邃。
天童古佛宫,盘盘奠坤位。
佛为山庄严,山作佛布施。
择胜启道场,佛子良多智。
千楼络万阁,讶出毗卢技。
飞甍揭烟霞,觚棱日星比。
金碧足辉映,时复交岚翠。
重峰与复岭,附缀喻肝肺。
云去若撑天,云来若无地。
自天设此观,天下若无二。松行二十里,盖碧相庇。
方池落天影,何年万工治。
神泉及乐石,琐细各具类。
两溪贯其麓,梁圯锁三四。
远近群小山,趋拱左右至。
如家有严尊,为从许幼稚。
路入岐而一,宛转仍迤逦。
包锡走缁流,驺骑或官吏。
刍荛亦络绎,明灭见隔树。
于时及高秋,众叶霜所被。
青红错颜色,岩谷更增贲。
按图指历历,如读钴鉧记。
引纸仅及寻,顾有千里势。
作者王子蒙,品高见超诣。
出入右丞笔,缘踪究其自。
想居此山中,不以岁月计。
游观稔心目,思到方位置。
乞我日卧游,不用袜紧系。
我藏三十年,吝客未轻示。
吴生学丹青,不但许能事。
久已知此卷,未敢言借视。
我既察其色,一出厌所嗜。
初见目不收,张口叹且悸。
缔玩废饮食,十日得恣意。
然后敢举毫,舒素敬一试。
搰搰迨三月,极儗加精致。
便欲无我卷,后辈岂可易。
但恐有豪夺,亦有造化忌。
我自袭我卷,子亦当自秘。
《题吴瑞卿临王叔明太白山图》【明·沈周】我家太白图,太白于焉备。山既得其高,林亦得其邃。天童古佛宫,盘盘奠坤位。佛为山庄严,山作佛布施。择胜启道场,佛子良多智。千楼络万阁,讶出毗卢技。飞甍揭烟霞,觚棱日星比。金碧足辉映,时复交岚翠。重峰与复岭,附缀喻肝肺。云去若撑天,云来若无地。自天设此观,天下若无二。松行二十里,盖碧相庇。方池落天影,何年万工治。神泉及乐石,琐细各具类。两溪贯其麓,梁圯锁三四。远近群小山,趋拱左右至。如家有严尊,为从许幼稚。路入岐而一,宛转仍迤逦。包锡走缁流,驺骑或官吏。刍荛亦络绎,明灭见隔树。于时及高秋,众叶霜所被。青红错颜色,岩谷更增贲。按图指历历,如读钴鉧记。引纸仅及寻,顾有千里势。作者王子蒙,品高见超诣。出入右丞笔,缘踪究其自。想居此山中,不以岁月计。游观稔心目,思到方位置。乞我日卧游,不用袜紧系。我藏三十年,吝客未轻示。吴生学丹青,不但许能事。久已知此卷,未敢言借视。我既察其色,一出厌所嗜。初见目不收,张口叹且悸。缔玩废饮食,十日得恣意。然后敢举毫,舒素敬一试。搰搰迨三月,极儗加精致。便欲无我卷,后辈岂可易。但恐有豪夺,亦有造化忌。我自袭我卷,子亦当自秘。
https://shici.929r.com/shici/UpmWx3CN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