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忽何乡,绝巘弭飞盖。
梅关兹复登,浩荡豁眼界。
峰峦出奇姿,竹木露新态。
景物非有增,自与人意会。
山僧设茗供,顾我喜健在。
瘴地已脱迹,颇觉肝胆快。
乡心逐归云,逸兴轶尘壒。
矫首望故庐,目极飞鸟外。
归途忽何乡,绝巘弭飞盖。
梅关兹复登,浩荡豁眼界。
峰峦出奇姿,竹木露新态。
景物非有增,自与人意会。
山僧设茗供,顾我喜健在。
瘴地已脱迹,颇觉肝胆快。
乡心逐归云,逸兴轶尘壒。
矫首望故庐,目极飞鸟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梅岭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归途忽何乡”,诗人行走在归途中,突然间感到自己身处何处,似乎迷失了方向,引出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接着“绝巘弭飞盖”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马车停歇在山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壮丽而静谧的氛围。
“梅关兹复登,浩荡豁眼界。”诗人再次登上梅关,眼前的景象开阔无比,让人心胸为之宽广。接下来的几句“峰峦出奇姿,竹木露新态”,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的奇特形态和竹木的新鲜姿态,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景物非有增,自与人意会。”诗人认为,这些美丽的景色并非刻意增加,而是自然而然地与人的心意相契合,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随后,“山僧设茗供,顾我喜健在。”描述了山中僧侣为诗人提供茶水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瘴地已脱迹,颇觉肝胆快。”诗人从瘴气弥漫的地方解脱出来,感到心情舒畅,肝胆俱快,表达了对摆脱困境后的喜悦之情。最后,“乡心逐归云,逸兴轶尘壒。”诗人的心随归云飘向故乡,心中的逸兴超越了尘世的烦恼,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浓阴堆积,迥野空旷,将回微煦。
还是觉、早梅依旧,清艳枝枝攒晓树。
弄霁影、尽脂凝香蒂,琼削纤葩竞吐。
对几处园林,芳菲消息,都因传去。
取次台榭,等闲院落,偏宜独擅芳步。
长恁恐、寿阳妆面,姑射冰肤成暗妒。
笑杏坞、共桃蹊夸丽,一霎狂风骤雨。
又争似、年年此际,先得东皇为主。
好似雪里精神,曾解恼、游人吟顾。
想当时折赠,端的凭谁付与。荡醉目、恨同云阻。
画角声将暮。想异时成实,和羹止渴,还应得路。
鬓雪今千缕。更休休、痴心呆望,故人明主。
晚学瞿聃无所得,不解飞升灭度。
似晓鼓、冬冬挝五。
散尽朝来汤饼客,且烹鸡、要饭茅容母。
怕回首,太行路。麟台学士微云句。
便樽前、周郎复出,审音无误。
安得春莺雪儿辈,轻拍红牙按舞。
也莫笑、侬家蛮语。
老去山歌尤协律,又何须、手笔如燕许。
援琴操,促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