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梅岭》
《过梅岭》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归途忽何乡,绝巘弭飞盖。

梅关兹复登,浩荡豁眼界。

峰峦出奇姿,竹木露新态。

景物非有增,自与人意会。

山僧设茗供,顾我喜健在。

瘴地已脱迹,颇觉肝胆快。

乡心逐归云,逸兴轶尘壒。

矫首望故庐,目极飞鸟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梅岭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归途忽何乡”,诗人行走在归途中,突然间感到自己身处何处,似乎迷失了方向,引出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接着“绝巘弭飞盖”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马车停歇在山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壮丽而静谧的氛围。

“梅关兹复登,浩荡豁眼界。”诗人再次登上梅关,眼前的景象开阔无比,让人心胸为之宽广。接下来的几句“峰峦出奇姿,竹木露新态”,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的奇特形态和竹木的新鲜姿态,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景物非有增,自与人意会。”诗人认为,这些美丽的景色并非刻意增加,而是自然而然地与人的心意相契合,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随后,“山僧设茗供,顾我喜健在。”描述了山中僧侣为诗人提供茶水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瘴地已脱迹,颇觉肝胆快。”诗人从瘴气弥漫的地方解脱出来,感到心情舒畅,肝胆俱快,表达了对摆脱困境后的喜悦之情。最后,“乡心逐归云,逸兴轶尘壒。”诗人的心随归云飘向故乡,心中的逸兴超越了尘世的烦恼,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好事近.渔村即事

买断一川云,团结樵歌渔笛。

莫向此中轻说,污天然寒碧。

短篷穿菊更移枨,香满不须摘。

搔首断霞夕影,散银原千尺。

(0)

牵牛花

青青柔蔓绕修墙,刷翠成花著处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

(0)

闷成

勿忧李广不封侯,广不封侯未足忧。

汉鼎不烹曹操肉,吴钩空断伍员头。

鸿门自昔推屠狗,虎帐于今愧沐猴。

千万南阳遇徐庶,为言豪杰尚缧囚。

(0)

宝鼎现

浓阴堆积,迥野空旷,将回微煦。

还是觉、早梅依旧,清艳枝枝攒晓树。

弄霁影、尽脂凝香蒂,琼削纤葩竞吐。

对几处园林,芳菲消息,都因传去。

取次台榭,等闲院落,偏宜独擅芳步。

长恁恐、寿阳妆面,姑射冰肤成暗妒。

笑杏坞、共桃蹊夸丽,一霎狂风骤雨。

又争似、年年此际,先得东皇为主。

好似雪里精神,曾解恼、游人吟顾。

想当时折赠,端的凭谁付与。荡醉目、恨同云阻。

画角声将暮。想异时成实,和羹止渴,还应得路。

(0)

贺新郎·其二十五生日用实之来韵

鬓雪今千缕。更休休、痴心呆望,故人明主。

晚学瞿聃无所得,不解飞升灭度。

似晓鼓、冬冬挝五。

散尽朝来汤饼客,且烹鸡、要饭茅容母。

怕回首,太行路。麟台学士微云句。

便樽前、周郎复出,审音无误。

安得春莺雪儿辈,轻拍红牙按舞。

也莫笑、侬家蛮语。

老去山歌尤协律,又何须、手笔如燕许。

援琴操,促筝柱。

(0)

溪庵十首·其一

涨水侵门堂跳蛙,偶来常是到昏鸦。

宛如逆旅主人舍,谁访毗耶居士家。

煨芋不嫌牛粪火,供茶就用鹿衔花。

老来脚力全非昔,且可龛中坐结跏。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