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步月·其五》
《中秋步月·其五》全文
宋 / 罗与之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景物与意会,撚髯声悲鸣。

一语得总持,万状就使令。

以我诗思苦,赏此秋月明。

今□月影里,几人同此情。

(0)
注释
景物:自然景象。
意会:内心感受。
撚髯:捻动胡须的动作,表示沉思。
悲鸣:悲伤的情绪表达。
总持:关键,核心。
万状:万物,各种状态。
使令:指挥,控制。
诗思:诗歌创作的思绪。
苦:辛酸,艰难。
秋月明:明亮的秋月,象征清冷或寂寥。
今□:现今,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字,可以用'今夕'或'今夜'补全。
月影:月光的投影。
此情:这种情感。
翻译
景色引发深思,捻须时发出悲伤的声音。
一句话揭示了关键,万物仿佛都听从命令。
因我的诗思如此辛酸,我欣赏这明亮的秋月。
如今,在这月光下,又有多少人能共享此情此景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通过观察中秋月景,引发内心深沉的情感共鸣。"景物与意会",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撚髯声悲鸣"则传达出一种感慨万分的情绪。"一语得总持,万状就使令",意味着一句诗揭示了所有情感的要义,能驾驭众多复杂的景象和情绪。

诗人感叹自己的诗歌创作之路艰辛,"诗思苦"三字流露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不易。然而,在这明亮的秋月下,他找到了慰藉,"赏此秋月明",月光似乎成为他情感的寄托。最后,他以疑问作结:"今□月影里,几人同此情",引发读者思考有多少人在这样的月色下,能体会到他的这份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中秋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涩与孤独,以及对艺术共鸣的渴望,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罗与之
朝代:宋

罗与之,字与甫,螺川(今江西吉安县)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本集卷一《下第西归》),遂弃去,浪迹江湖间。其诗为刘克庄称赏。有《雪坡小稿》二卷。 罗与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雪坡小稿》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本(简称江湖集)、顾氏读书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并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猜你喜欢

池冰二首·其一

池底枯荷瘦不胜,池冰新琢玉壶凝。

如何留到炎蒸日,上有荷花下有冰。

(0)

知府李大谏特枉新诗存问甚厚以谢

盖代今推骨鲠臣,朝来有使到漳滨。

稍谙逆境宁非梦,不隔寒荄始是春。

菜甲旋锄聊诳口,茅堂新葺且怡神。

故应犹喜斯文在,风雨鸣鸡夜向晨。

(0)

方平

五百馀年别恨多,东征重得见青娥。

擗麟始拟穷欢乐,不奈閒人背痒何。

(0)

霜月吟

飘飘青女颜如花,云軿羽盖乘烟霞。

手持凤尾青锦纹,扫空飒飒飞琼沙。

嫦娥孤栖宫四寂,倚柱长吟愁永夕。

曳裾摇佩渡明河,闲弄银波洗虚碧。

婵娟相如争清夜,素彩寒光色相射。

金乌翻树不成栖,哑哑半夜绕林啼。

(0)

杂诗·其十一

杯水入沧溟,浩浩通无际。

原心方寸间,混合周天地。

后稷勤稼穑,颜渊甘箪食。

行己在一时,流芳播万世。

至道不远人,安行近且易。

(0)

催梅

笛声未了鼓轰雷,尽道梅寒苦要催。

抵死争春如许急,有花毕竟待时来。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