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好名士,居然抱明哲。
硕人赋考槃,圭组良不屑。
朝刈中原葵,暮采西山蕨。
陟岭高云旋,濯水空潭澈。
白璧不可为,宁以青蝇缺。
皎皎机上丝,岂同缁尘涅。
独有孤松树,苍姿照白雪。
异彼夭桃花,甘以色取悦。
吾友好名士,居然抱明哲。
硕人赋考槃,圭组良不屑。
朝刈中原葵,暮采西山蕨。
陟岭高云旋,濯水空潭澈。
白璧不可为,宁以青蝇缺。
皎皎机上丝,岂同缁尘涅。
独有孤松树,苍姿照白雪。
异彼夭桃花,甘以色取悦。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杂诗二十首(其四)》描绘了一位高尚名士的形象。他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宁愿过着简朴的生活,"抱明哲","硕人赋考槃,圭组良不屑",表现出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他勤劳自给,"朝刈中原葵,暮采西山蕨",在自然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诗中通过"陟岭高云旋,濯水空潭澈",展现了他超脱尘世的清高,即使面对高山云雾和清澈潭水,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他明白"白璧不可为,宁以青蝇缺",意思是洁白的美玉也有瑕疵,他更愿意坚守自我,不受世俗污染。
"皎皎机上丝,岂同缁尘涅"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洁身自好,如同织布机上的丝线,不同流合污,不愿被世俗的污垢染黑。最后,诗人以"独有孤松树,苍姿照白雪"作结,将自己比作孤傲的松树,与娇艳易凋的桃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坚贞不屈品格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名士的生活选择和象征意象,传达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推崇和对世俗浮华的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