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烦三老,那知是胜游。
平湖受细雨,远岸送轻舟。
天地悲深阻,山川慰久留。
参差发邻舫,未觉壮心休。
避寇烦三老,那知是胜游。
平湖受细雨,远岸送轻舟。
天地悲深阻,山川慰久留。
参差发邻舫,未觉壮心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与义在躲避战乱时,意外体验到的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时刻。他原本是为了避难而被迫离开家乡,却在细雨中欣赏到了平湖的宁静和远方轻舟的悠闲。诗人身处困境,却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深悲悯和山川的持久慰藉,这使得他的心情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暂时的宽慰。
"避寇烦三老"一句,暗示了诗人逃离战乱的艰辛与无奈,而"那知是胜游"则表达了对眼前景象出乎意料的美好感受。"平湖受细雨"和"远岸送轻舟"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中的湖光水色,以及舟行其上的闲适画面。
"天地悲深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未来的忧虑,然而"山川慰久留"又揭示了自然景色给予他的心灵慰藉,让他愿意在此停留。最后两句"参差发邻舫,未觉壮心休",通过观察邻船的动态,诗人似乎在寻找生活的希望,即使在艰难时刻,也未放弃坚韧不屈的心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避难途中的心境变化,既有对战争的忧虑,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羌马轶河西,诏下绝贡聘。
自是封疆臣,都俞命弥敬。
莫如小司徒,钦哉往临庆。
貔貅十万人,大半爵公乘。
恩将怀其心,威足系其颈。
牧无南向尘,指挥罔不定。
边氓歌夜耕,更续公刘政。
今日燕西园,愧接儒林盛。
阳关断谁肠,笑把金钟听。
家世本诗书,无劳霍去病。
秦人被涂炭,郦生自清狂。
暴吏不得加,高怀信旁洋。
山东赤龙长,兴啸取功名。
冯轼下全齐,其身先就烹。
古人不轻死,何尝贵其生。
顾已有所造,二途皆一征。
有谁怜是翁,欲以身徇荣。
未卒杯酒乐,苍茫祸来婴。
所怀奄不救,焉如监门清。
乃知谬厝置,视世已皆轻。
死者良可叹,世俗方营营。
至仁吾所师,但欲穷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