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
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
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
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
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带有哀伤色彩的边塞风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飞翔的渴望。开篇“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两句,以水的回旋比喻远行者的心绪总是牵挂着故土,通过“征人”这一角色,表达了边塞生活的孤独和艰苦。
接下来的“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两句,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感。诗人以极富有表现力的“泣多盈袖血”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悲痛,而“吟苦满头霜”则是对这种悲痛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吟咏来抒发内心的苦楚,以至于连头上的霜也被赋予了苦涩的色彩。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两句,诗人以宏大的地理景观描绘出一种边塞的辽阔和荒凉。这里的“楚国”、“衡门”都是古代的地名,而“连天浪”和“到海荒”,则是对大自然力量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时的无力感。
最后,“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飞翔的向往。“生燕羽”意指长出能够像燕子一样自由翱翔的羽翼,而“时得近雕梁”则是说有时能接近那些精巧装饰的高楼,这里虽未能完全实现飞翔的梦想,但至少也有机会接近那种高度和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目前处境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中的悲壮与苍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由和美好的深切向往。
东原何处,向宜陵南去,修篁低屋。
别墅芙蓉娇欲语,露下晓妆新沐。
远树平堤,杂花依砌,来往幽禽熟。
孤树夕照,乱鸦栖遍乔木。
中有才子闲居,牙签棐几,歌啸真清福。
射策雄心浑似旧,陈亮暮年还读。
抱膝吟成,曲肱睡起,好醉篱边菊。
秫田耕罢,柳阴长卧黄犊。
屐齿穿苔罅。爱君家、鱼丝竹脍,雀绵披鲊。
坐上须眉人影绿,一片空潭微射。
有数点、海鸥常下。
尽日狂谈挥玉麈,笑人间、世路羊肠怕。
吾醉矣,心无挂。闲来泼墨珠泉泻。
记当年、湖边杜牧,置身图画。
今日飘零江海上,游倦临邛司马。
梦醒后、邻钟初打。
华屋山丘休更叹,看乌衣、燕子重来者。
今古事,难凭藉。
恩袍草色动,仙籍桂香浮。
三层暖浪,禹门一跃过鳌头。
金殿彩云锦覆,玉陛欢声雷动,胪唱出龙楼。
仙侣三千辈,平步上瀛州。马如龙,车似水,恣遨游。
曲江春酒,杏花十里锦云稠。
看取春风得意,渐入扬州佳境,纤手上帘钩。
总是书生事,回首十年秋。
玉肌清,冰魂瘦。忽见浓阴覆。
深深庭院,一树垂垂伴晴昼。
枝头青子结,叶底繁英透。
试凌波微展,小摘纤纤手。缀如珠,匀似豆。
曾撚妆台石。晶盘初荐,较前酸楚应非旧。
盐和商相鼎,齿软吴姬口。问东风、并蒂犹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