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峰历历青如髻。驿亭几缕墟烟细。西望凤城遥。
山空夜寂寥。杏花三月雨。眼见春如许。
无计挽东皇。怜他蝶翅忙。
远峰历历青如髻。驿亭几缕墟烟细。西望凤城遥。
山空夜寂寥。杏花三月雨。眼见春如许。
无计挽东皇。怜他蝶翅忙。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菩萨蛮·其十九》(送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感伤的春日景象。首句"远峰历历青如髻"以生动的比喻,将远处的山峰比作梳理整齐的发髻,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秀美和青翠。接着的"驿亭几缕墟烟细"则描绘了远处驿亭处升起的稀疏炊烟,增添了画面的乡村气息。
"西望凤城遥"中的"凤城"通常指京城,诗人眺望远方,感到京城虽近在眼前,但因山的阻隔和夜晚的寂静,显得遥远而空旷。"山空夜寂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孤独与落寞。
下片"杏花三月雨"点明了季节,杏花盛开的三月,细雨绵绵,春意盎然,然而诗人的心境却与这美景形成反差。"眼见春如许"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无计挽东皇"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力挽留,流露出深深的惋惜。
最后,"怜他蝶翅忙"以蝶儿忙碌飞舞,反衬出诗人内心的闲愁与失落,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春天即将消逝的哀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淡淡忧思。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
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
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
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
寂寞一窗灯,随风灭又明。
空堂连夜雨,白发哭儿声。
树色悲摇落,交情隔死生。
唯应骨肉爱,为鬼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