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辞四首.题亭上壁三首·其三》
《古辞四首.题亭上壁三首·其三》全文
元 / 宋濂   形式: 古风

意随流水行,却向青山住。

因见落花空,方悟春归去。

花飞岂解愁,愁之损年华。

请观未蕊时,何处得飞花。

山花招客笑,山鸟唤人鸣。

相逢本偶尔,花鸟亦何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生的短暂,通过流水、青山、落花、山花和山鸟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首句“意随流水行”,以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出诗人随波逐流、顺应自然的心态。接着,“却向青山住”则转而描绘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希望在青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因见落花空,方悟春归去。”这两句借落花的凋零暗示春天的逝去,寓含着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花飞岂解愁,愁之损年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愁绪的反思,认为愁绪只会消耗生命,而非解决任何问题。他提醒读者,应珍惜时光,避免让忧虑侵蚀自己的生活。

“请观未蕊时,何处得飞花。”这两句以花开花落的过程为喻,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是自然规律,无法阻止。诗人鼓励人们观察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理解其最终结果的必然性。

“山花招客笑,山鸟唤人鸣。”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处的画面,山花以微笑欢迎客人,山鸟以鸣叫呼唤人们的到来。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逢本偶尔,花鸟亦何情。”最后两句点明了人与自然相遇的偶然性,并提出疑问:花鸟是否有情感?诗人通过这一问,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醒人们应该以更加尊重和爱护的态度对待自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宋濂

宋濂
朝代:元   号:潜溪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生辰:1310—1381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你喜欢

同年张少参兄挽词·其一

远书昨岁渡江潮,蒿里惊闻引葬箫。

莫话对廷弘治日,杏园前伴已萧条。

(0)

寄朱给谏伯雨

秣陵烟月叹离居,长忆招邀驻笋舆。

尘世浮踪难自定,故人欢好已全疏。

寻山寺隐松萝胜,坐竹池涵几席虚。

别后此心何所寄,江鸿频展八行书。

(0)

圣驾朝陵歌·其七

遥望慈舆宝扇张,帷宫初进紫霞觞。

圣人爱日心无倦,转觉铜龙昼漏长。

(0)

元日罗子印冈以诗见寄次韵答之

正元天气兆和丰,旭日卿云瑞霭同。

缇室启春回物候,玉书颁泽起疲癃。

侵阶细草痕微绿,裛露仙桃萼渐红。

却爱巢由歌帝力,康衢新咏寄南宫。

(0)

大司马刘公宅翰林诸寮修瀛洲之会限韵得诗四首·其四

烹茶烧竹坐谈经,正爱清香满户庭。

赖有琴觞能遣俗,都无案牍可劳形。

上林梧竹栖群凤,东壁文章纪二星。

他日汉家麟阁上,愿期勋业在丹青。

(0)

清河村舍与闻唐二公小酌

十里清河去未遥,暖烟秋色过枫桥。

柳条惊风故零乱,茆屋枕溪还寂寥。

谁家砧杵敲寒练,客子风尘换敝貂。

乘兴且倾黄菊酒,还家须忆紫宸朝。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