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过客。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
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馀寒犹是连寒食。
强偷眄、清明天色。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
攲侧。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
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文园多病何人惜。
有鬓影、参差知得。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
乌衣过客。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
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馀寒犹是连寒食。
强偷眄、清明天色。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
攲侧。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
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文园多病何人惜。
有鬓影、参差知得。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
这首《绛都春·清明风雨》由清代词人厉鹗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风雨中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开篇“乌衣过客”,以乌衣巷典故起笔,暗示过往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接着“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春光易逝,如同赌博般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愁绪,灯下独坐,香烟缭绕,愁思难眠。
“馀寒犹是连寒食”一句,点明时令,清明节前后,天气仍然寒冷,与节日的气氛形成对比,增添了一层凄凉感。“强偷眄、清明天色”则写出了在这样的天气中,勉强欣赏清明的景色,却难以掩饰内心的忧伤。
“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描绘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柳叶嫩绿,象征着生机与离别的哀愁。泪痕频滴,更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离别之痛。
“攲侧。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回忆起去年的相聚,如今却只能独自一人,通过摘花来排遣寂寞,但这种行为反而更加加重了内心的孤独感。
“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描绘了远处的淡红色花朵与近处的细小琼花,两者之间似乎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距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距离。
“文园多病何人惜”借用汉代司马相如(文园)多病无人怜惜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患疾病,无人关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有鬓影、参差知得。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描绘了晴天蝴蝶在风中飞舞,岸边的树木在阳光下翠绿交织的画面,虽然景象美好,但与词人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出其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清明时节风雨的描绘,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之痛、孤独与哀愁的深刻感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