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绛都春.清明风雨》
《绛都春.清明风雨》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绛都春

乌衣过客。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

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馀寒犹是连寒食。

强偷眄、清明天色。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

攲侧。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

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文园多病何人惜。

有鬓影、参差知得。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

(0)
鉴赏

这首《绛都春·清明风雨》由清代词人厉鹗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风雨中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开篇“乌衣过客”,以乌衣巷典故起笔,暗示过往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接着“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春光易逝,如同赌博般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愁绪,灯下独坐,香烟缭绕,愁思难眠。

“馀寒犹是连寒食”一句,点明时令,清明节前后,天气仍然寒冷,与节日的气氛形成对比,增添了一层凄凉感。“强偷眄、清明天色”则写出了在这样的天气中,勉强欣赏清明的景色,却难以掩饰内心的忧伤。

“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描绘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柳叶嫩绿,象征着生机与离别的哀愁。泪痕频滴,更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离别之痛。

“攲侧。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回忆起去年的相聚,如今却只能独自一人,通过摘花来排遣寂寞,但这种行为反而更加加重了内心的孤独感。

“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描绘了远处的淡红色花朵与近处的细小琼花,两者之间似乎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距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距离。

“文园多病何人惜”借用汉代司马相如(文园)多病无人怜惜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患疾病,无人关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有鬓影、参差知得。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描绘了晴天蝴蝶在风中飞舞,岸边的树木在阳光下翠绿交织的画面,虽然景象美好,但与词人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出其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清明时节风雨的描绘,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之痛、孤独与哀愁的深刻感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正月十日临洮会宗明尚书克让王传

忆昔同朝日,仙班及屡陪。

一从离禁禦,便以堕蓬莱。

人向客中老,春从天上来。

边城且携手,母负酒盈杯。

(0)

越上别陈子隽

十载论交久,相亲若弟兄。

同为天上客,复此越中行。

暑雨田苗秀,斜阳驿树明。

分携亦常事,此别各关情。

(0)

偶作

人言青云路,欲登元有梯。

古来功名士,极力事攀跻。

我身亦两足,我马亦四蹄。

如何十年走,犹复迷东西。

乃知既得意,青云偶追随。

寄语山中人,好同白云栖。

(0)

感兴四首·其一

清夜耿不寐,仰看天象移。

天非有形体,实乃列宿为。

列宿附天转,五星自参差。

日月复自行,昼夜互东西。

三者不相谋,各各无停机。

坐使岁年迈,令人嗟老衰。

(0)

宿益门镇

横鸡岭木撼清秋,关隘连云控益州。

指点烟深最高处,驿程将近草凉楼。

(0)

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其二

前贤已往后贤来,掇拾遗编要释疑。

便使李黄今日在,也须三叹有馀师。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