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青云路,欲登元有梯。
古来功名士,极力事攀跻。
我身亦两足,我马亦四蹄。
如何十年走,犹复迷东西。
乃知既得意,青云偶追随。
寄语山中人,好同白云栖。
人言青云路,欲登元有梯。
古来功名士,极力事攀跻。
我身亦两足,我马亦四蹄。
如何十年走,犹复迷东西。
乃知既得意,青云偶追随。
寄语山中人,好同白云栖。
这首诗《偶作》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通过对比与自省,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境遇之间落差的感慨。
首句“人言青云路,欲登元有梯”,借用古人对青云直上的比喻,指出人们普遍认为通往成功之路是有迹可循的,暗含着对既有路径的认同和期待。
接着,“古来功名士,极力事攀跻”进一步强调了古人为了功名利禄不遗余力地追求上进的精神状态,体现了对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的承袭。
然而,诗人紧接着以“我身亦两足,我马亦四蹄。如何十年走,犹复迷东西”自问自答,揭示出个人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与迷茫。这里将自己比作常人,以马为伴,却在十年的时间里仍然迷失方向,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最后,“乃知既得意,青云偶追随。寄语山中人,好同白云栖”则点明了诗人对于成功与幸福的重新认识——真正的成功并非外在的荣誉与地位,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他希望与山中人一同归隐,如同白云般自由自在,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在追求之间关系的探索,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