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云物更风流,澹澹烟藏古寺楼。
敌国漫轻江似带,史臣能视橘为侯。
荒台有鹿姑苏晚,坏阁无香建业秋。
到了贤明出中土,莫誇歌舞霸南州。
六朝云物更风流,澹澹烟藏古寺楼。
敌国漫轻江似带,史臣能视橘为侯。
荒台有鹿姑苏晚,坏阁无香建业秋。
到了贤明出中土,莫誇歌舞霸南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的《江南怀古》,通过对六朝时期江南风物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首句"六朝云物更风流",点出了江南自古以来的繁华与文化底蕴,"澹澹烟藏古寺楼"则以烟雾缭绕的景象烘托出古寺的静谧与历史的深沉。
接下来的两句"敌国漫轻江似带,史臣能视橘为侯",通过江水比喻国家疆域,暗示了江南在历史上曾是军事重地,而"视橘为侯"则引用典故,寓言人才的选拔和重视,表达了对前朝治国方略的敬意。
"荒台有鹿姑苏晚,坏阁无香建业秋",描绘了姑苏城傍晚时分的荒凉景色,以及建业(南京)秋天的衰败,暗含了历史遗迹的衰败和人事代谢。
最后两句"到了贤明出中土,莫誇歌舞霸南州",寄寓了诗人对当世贤明政治的期待,告诫后人不要只沉迷于眼前的歌舞升平,而应关注国家的兴衰和人才的培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江南六朝为背景,寓言历史变迁,表达了对贤明政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历史感慨。
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
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
户役差耕来,弃抛我夫妇。
妻即无裙韨,夫体无裈裤。
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
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
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
男女一处生,却似饿狼虎。
粗饭众厨餐,美味当房祛。
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
少年生平又,老头自受苦。
十鼓千秋石,桥门列俨然。
功应昭羽猎,世得纪成宣。
想像于岐日,宁论入洛年。
法书存断画,大雅在残篇。
色起云霞绚,光争日月悬。
依棂星自聚,照水璧犹联。
呵护诸生重,临摹博士专。
长同夔乐典,岂羡汉经传。
后作知难及,他山可罢镌。
子云徒晓事,白首献甘泉。
天池巧瘗穷荒界,半出寒泉落天外。
千丈万丈不知深,支分定是银河派。
沙山四面如玦环,纤尘未敢侵衣带。
尾闾不泻止不盈,海若灵宅疑斯在。
惊涛蓦地冲风起,鲸鱼跋浪沧溟里。
气吞云梦压潇湘,咫尺应须论万里。
风和日暖正沦涟,获苇萧萧亦可怜。
铁背七星安足问,人间何事要神仙!
弯弯数亩只如弓,此水直与天为通。
房星当年水底过,失群天马出清波。
汉家天子不解事,遂令千山战骨多。
至今不见古涯洼,我道龙媒此即家。
除却灵池何处觅,茫茫千里尽平沙。
句爱香山老妪知,矧由纤手拓新诗。
狂呤自为分离赋,文采偏参刻镂宜。
此日留痕看鸿爪,当年索解到娥眉。
怜他工作愚夫妇,也识歌章重唱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