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何氤氲,流光不可掇。
夜夜镜湖中,为予拂明月。
白云何氤氲,流光不可掇。
夜夜镜湖中,为予拂明月。
这首诗《镜湖曲(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镜湖之上的白云与明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静谧祥和的意境。
首句“白云何氤氲”,以“氤氲”形容白云缭绕、飘渺不定的状态,给人以轻盈、缥缈之感。接着,“流光不可掇”一句,通过“流光”二字,描绘了云彩在空中流动时所散发的光芒,而“不可掇”则表达了这种光芒难以捕捉、触碰的特性,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夜夜镜湖中,为予拂明月。”这两句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镜湖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明亮的月亮。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拂”字,形象地表现了月亮在湖面轻轻摇曳,仿佛是为诗人拂去尘世的烦恼,带来一片清幽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纯净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
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
斲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
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