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空榜旧时题,教伎楼倾久阙梯。
树绕假山藏石穴,水侵枯柳卧池堤。
日斜每见居人祭,月暗如闻野鵩啼。
白发逐臣天万里,永昌犹在夜郎西。
书堂空榜旧时题,教伎楼倾久阙梯。
树绕假山藏石穴,水侵枯柳卧池堤。
日斜每见居人祭,月暗如闻野鵩啼。
白发逐臣天万里,永昌犹在夜郎西。
这首清代毛澄的《杨用修故宅》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充满历史感的画面。首句“书堂空榜旧时题”,暗示了昔日的书香气息已消散,只剩下斑驳的旧题痕迹,体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次句“教伎楼倾久阙梯”,进一步描绘了楼阁的破败,连登楼的阶梯都已残缺,显示出宅邸的衰败景象。
第三句“树绕假山藏石穴”,通过树木环绕着废弃的假山,暗示了自然与废墟的交融,增添了荒凉之感。第四句“水侵枯柳卧池堤”,则描绘了池边枯柳被水侵蚀的情景,更显凄凉,仿佛诉说着往日荣华的消逝。
“日斜每见居人祭”一句,揭示了当地居民对故人的怀念,每逢夕阳西下,都会有人前来祭奠,表达了对过去的尊重和哀思。而“月暗如闻野鵩啼”则以夜晚的寂静和乌鸦的叫声,渲染出一种阴森和哀怨的气氛。
最后两句“白发逐臣天万里,永昌犹在夜郎西”,诗人以自己为“逐臣”,寓言流放的生涯,遥远的距离象征着人生的坎坷和命运的无常。他感慨故宅虽在,但物是人非,不禁让人感叹世事沧桑,人生如梦。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故宅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