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宗宪祖,百世不祧,浩气亘太虚,应有诸葛后身,来扶汉室;
名臣大师,一时俱谢,心丧频洒涕,既哭曲园居士,又吊长沙。
学宗宪祖,百世不祧,浩气亘太虚,应有诸葛后身,来扶汉室;
名臣大师,一时俱谢,心丧频洒涕,既哭曲园居士,又吊长沙。
此联《挽张百熙联》由清代文人章梫所作,是对张百熙先生的深切悼念。上联“学宗宪祖,百世不祧”赞颂张百熙在学术上的宗师地位,如同先祖一般,其学问将流传百世而不衰。接着“浩气亘太虚,应有诸葛后身,来扶汉室”一句,以诸葛亮为喻,表达了对张百熙在学术与道德上的崇高评价,认为他具有诸葛亮那样的才华和品德,能够支撑起国家的学术大厦。
下联“名臣大师,一时俱谢”表达出对张百熙逝世的惋惜之情,同时点明了他在当时的地位与影响。紧接着“心丧频洒涕,既哭曲园居士,又吊长沙”则直接抒发了对张百熙的哀思,提到张百熙曾是曲园居士,而“长沙”则是对张百熙籍贯的指称,此处通过“又吊长沙”,进一步强调了对张百熙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高度赞扬了张百熙在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也深情地表达了对其个人品质与人格魅力的崇敬,以及对其逝世的沉痛哀悼。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有女怀芬芳,媞媞步东厢。
蛾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
丹唇医皓齿,秀色若圭璋。
巧笑露权靥,众媚不可详。
令仪希世出,无乃古毛嫱。
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
珠环约素腕,翠羽垂鲜光。
文袍缀藻黼,玉体映罗裳。
容华既已艳,志节拟秋霜。
徽音冠青云,声响流四方。
妙哉英媛德,宜配侯与王。
灵应万世合,日月时相望。
媒氏陈束帛,羔雁鸣前堂。
百两盈中路,起若鸾凤翔。
凡夫徒踊跃,望绝殊参商。
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
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
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
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