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高垣地,团团绕棘柴。
青天县鲋涸,黑洞锁龙乖。
不以无穷变,来萦有尽怀。
提壶向前去,付锸许渠埋。
每剖遗鱼素,翻思去鸟偕。
真成秋落羽,欲插上冲骸。
十丈高垣地,团团绕棘柴。
青天县鲋涸,黑洞锁龙乖。
不以无穷变,来萦有尽怀。
提壶向前去,付锸许渠埋。
每剖遗鱼素,翻思去鸟偕。
真成秋落羽,欲插上冲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深沉意境的画面,通过“十丈高垣地,团团绕棘柴”开篇,营造出一种封闭、压抑的氛围。接着,“青天县鲋涸,黑洞锁龙乖”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天空比作干涸的鲋鱼,将深洞比作束缚龙的枷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不以无穷变,来萦有尽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指出世间万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而人的思绪却有限,难以完全接纳和理解这一切变化。这种对比,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复杂,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提壶向前去,付锸许渠埋”两句,似乎在暗示着某种行动或决断,提壶象征着准备,锸则是挖掘的工具,预示着诗人可能要采取行动,面对现实,解决内心的困扰。
“每剖遗鱼素,翻思去鸟偕”中,“剖遗鱼素”可能暗指解剖、分析过去的经历或思想,而“去鸟偕”则可能象征着与过去、与某些束缚一同飞翔,寻求解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未来自由的向往。
“真成秋落羽,欲插上冲骸”最后两句,以“秋落羽”比喻事物的衰败或结束,而“欲插上冲骸”则可能意味着在生命的尽头,仍渴望追求更高远的目标或自由。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索。
美哉木枕与菅席,无耐当兴戴朝帻。
巷南巷北闻锻声,舍后舍前唯月色。
事国无功端未去,竹舆伊鸦犹昨日。
不见武林城里事,繁华梦觉生荆棘。
成坏由来几古今,乾坤但可著山泽。
西湖已无金碧丽,雨抹晴妆尚娱客。
会当休日一访之,摩挲苍藓慰崖石。
只恐冷泉亭下水,发明白发增叹息。
堂堂李杜坛,谁敢蹑其址。
先生坐坛上,持钺令馀子。
由来文字伯,不但表奏伟。
高怀淡无嗜,寓兴或留此。
平生上林手,避谤淹二始。
登临意超然,笔落风雨似。
事异柳司马,辛苦记山水。
乐哉邦无事,那待猛政理。
驾言慰吾民,不愧城门轨。
看山笑邹湛,句外寄深旨。
岩树阅几客,尚馀尧时髓。
抚板歌公诗,未暇知馀事。
脱履坐明窗,偶至晴更适。
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
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
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