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木枕与菅席,无耐当兴戴朝帻。
巷南巷北闻锻声,舍后舍前唯月色。
事国无功端未去,竹舆伊鸦犹昨日。
不见武林城里事,繁华梦觉生荆棘。
成坏由来几古今,乾坤但可著山泽。
西湖已无金碧丽,雨抹晴妆尚娱客。
会当休日一访之,摩挲苍藓慰崖石。
只恐冷泉亭下水,发明白发增叹息。
美哉木枕与菅席,无耐当兴戴朝帻。
巷南巷北闻锻声,舍后舍前唯月色。
事国无功端未去,竹舆伊鸦犹昨日。
不见武林城里事,繁华梦觉生荆棘。
成坏由来几古今,乾坤但可著山泽。
西湖已无金碧丽,雨抹晴妆尚娱客。
会当休日一访之,摩挲苍藓慰崖石。
只恐冷泉亭下水,发明白发增叹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夙兴》,通过对简朴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出诗人淡泊宁静的内心世界。首句“美哉木枕与菅席”赞美了朴素的生活用品,暗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接着,“无耐当兴戴朝帻”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早晨忙碌中,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巷南巷北闻锻声,舍后舍前唯月色”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祥和,月色下的生活显得尤为静谧。然而,“事国无功端未去”流露出诗人对未能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遗憾,而“竹舆伊鸦犹昨日”则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如昔。
“不见武林城里事,繁华梦觉生荆棘”表达了对都市繁华的怀念,以及繁华落尽后的失落感。诗人认识到世间万物盛衰无常,自然界的山泽才是永恒的存在。“西湖已无金碧丽,雨抹晴妆尚娱客”以西湖为例,说明即使曾经的华丽不再,美景依然能带给人们乐趣。
最后两句“会当休日一访之,摩挲苍藓慰崖石”,表达了诗人期待在闲暇时重游西湖,以抚慰那些历经风雨的山石,同时也暗含着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只恐冷泉亭下水,发明白发增叹息”以冷泉亭下的流水象征时间的无情,诗人担心自己年华老去,只能发出更多对人生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平凡生活的欣赏,又有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眼底惊看,瘦骨支颐,不似渠侬。
记二十年前,镜台初下;卿年三五,我恰相同。
无赖流光,多情烦恼,销尽当时雅淡容。
妆疏懒,为长贫善病,愁隐眉峰。堪悲四壁秋风。
更罗计频怜坐命宫。笑空厨无火,庭槐自扫;
齑盐不给,野藿长供。
斗帐酣香,钩帘印月,旧事寻思一瞬中。
卿休苦,有吾曹舌在,未必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