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莱公甘泉》
《莱公甘泉》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古寺一掬水,孤臣万里心。

国恩终不负,帝赫若为临。

胜地神应秘,高风世所钦。

匪人亦饕酌,声迹自消沈。

(0)
鉴赏

这首诗《莱公甘泉》由明代诗人陈洪谟所作,通过“古寺一掬水,孤臣万里心”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融合,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情怀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古寺一掬水”,描绘了古寺中的一汪清泉,这不仅是一处自然之景,更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而“孤臣万里心”则直接点明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位远离朝廷、身处远方的忠诚臣子的心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纯净,也映射出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接下来,“国恩终不负,帝赫若为临”表达了对忠诚与责任的坚守,即使面对遥远的距离和艰难的环境,也不忘国家的恩泽与君主的期望,展现出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胜地神应秘,高风世所钦”则进一步赞美了莱公(即莱州知府)所处之地的神秘与高雅,以及他高尚的品德被世人敬仰。这里的“胜地”不仅是地理上的优越,更是指莱公在道德和精神层面的卓越成就。

最后,“匪人亦饕酌,声迹自消沈”以莱公与众人的互动为结尾,表明他的高尚品质不仅受到人们的尊敬,也深深影响了周围的人。即使在喧嚣的世界中,他的名声与事迹也如同深谷之音,虽不显眼却长久回响,彰显了其人格的伟大与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莱公形象的塑造,以及对自然、历史、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赞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忠诚、责任与高尚品德的普遍价值观。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二十一弟寿二首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
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

(0)

赋运使张大监道州石山以张诗平地风澜险于水

枚回洲边春水生,日光照縠波文平。
绣衣使者何世上,彩舟唤客论交情。
平生择交不择利,俗子纷纷卧之地。
少年所识惟石君,晚岁相从不相弃。
一官到处西复东,悲欢得失无不同。
谁云我州大如斗,中有千岩万壑含松风。
迩来所得尤艰难,人力不到天为剜。
幽寻五岭犯炎雾,裹送万里穿狂澜。
十夫升前一夫洗,落尽煨尘见云献。
回首笑向道州守,此解未如人世险。
头颅已过羊肠车,不用更通丞相书。
老来得此万事足,摩挲苍璧相倚于。
玉帘崭崭何齿齿,质坚德重不可徒。
要镌{左土右册}口方玉池,更酌西岭玻璃水。
小却盛之数亩园,日夕与之同卧起。
客来莫怪我自怜,老子心情正如此。
大山嵯峨势千寻,小山左右罗瑶簪。
坡陀峭立各有态,面目难异同肝心。
叩之其声清以越,如磬之石钟之铁。
怕令去作清庙器,潜向江头□□□。
江头之月今几年,惯见东西南北客。
凛然相对各无惭,惟此主人伴此石。
主人说法石解应,夜深哦诗便之听。
垠崖划断声雷硍,有语盘空如此硬。
与人说石仍说诗,世间此乐谁得之。
故人往往解此意,赠以飞瀑和天池。
三君相视俱悠然,主人之乐无穷年。
只愁清庙要钟磬,早晚捉去调钧天。

(0)

寒食哭承甫兄暮

半世驱驰未白头,无穷心事等闲休。
生前可是门阑盛,身后宁知祸患稠。
雄凤已将凰共隐,灵椿仍与桂同秋。
茫茫三海连东漕,不尽重云片雁愁。

(0)

寒塘洑望黄羆岭

忆上黄羆岭,年时白汗倾。
如今青笠底,卧看黑云生。
山骨穿江过,岩头夹岸狞。
倾嗔舟辑驶,故作石滩鸣。

(0)

和陈正已九日公安道中韵

何处山无九日花,故人相遇即为家。
君方去著风前帽,我已寒如露后葭。
久闭柴门陶岁月,晚凭儿子送生涯。
眼看一树堂堂去,双鬓那能不早华。

(0)

胡仲方归自武陵已过贱生尚烦追贺托柑致颂褒

老后人间百不堪,形容今似过时柑。
液枯自断仙无分,面皱酒宜佛作龛。
更说吴姬儿女事,且寻湘颂友生谈。
行装闻逐春风动,商乐无因饭相参。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