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边司徒悼亡次韵》
《边司徒悼亡次韵》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萼绿华来旷世闻,谪仙那得久人群。

空将锦瑟传孤调,无复鸳罗刺五纹。

月里罢摇雕玉佩,花时犹妒郁金裙。

东堂见说遗情在,十二峰头有暮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相为悼念亡妻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诗中以“萼绿华”与“谪仙”为喻,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联“萼绿华来旷世闻,谪仙那得久人群”,以“萼绿华”和“谪仙”象征亡妻的绝世风华与超凡脱俗,暗示其离世后,世间再难寻觅如此佳人,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与哀悼之情。

颔联“空将锦瑟传孤调,无复鸳罗刺五纹”,通过“锦瑟”与“鸳罗”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亡妻离去后,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锦瑟的“孤调”与鸳鸯绣品上的“五纹”不再,象征着两人美好时光的消逝,以及诗人对往昔幸福生活的深深怀念。

颈联“月里罢摇雕玉佩,花时犹妒郁金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下的玉佩与花间的郁金裙赋予情感,表达亡妻虽已不在人世,但其形象依然在诗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在月夜与花开之时,诗人仍能感受到她的存在,仿佛她仍在嫉妒着周围的美好事物,以此寄托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与哀愁。

尾联“东堂见说遗情在,十二峰头有暮云”,以“东堂”象征诗人内心深处的记忆之地,而“十二峰头有暮云”则寓意亡妻的灵魂虽已远去,但其遗情犹存于诗人的心中,如同暮云笼罩,难以散去。这一联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两人共同记忆的永恒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亡妻形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哀思,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阻风渡头见杨柳

古渡疏杨数树青,孤村细草冻还醒。

风光直欲催头白,樽酒何人肯放停。

小院腰肢今寂寂,天涯魂梦几冥冥。

闺中莫道长相忆,客路悲风彻夜听。

(0)

庆浔州廖太守四首·其二

真儒正学久无传,酝藉如公独粹然。

要以古人为准的,肯从馀子事拘牵。

词源涌思流三峡,学海波澜障百川。

灯火夜深犹不倦,口吟六艺相仍编。

(0)

题汪端翁庙

端公碑石蔓萝扪,叹息双杉拔本根。

将略传家自忠显,侍儿枭首亦平原。

乘风飞去乾坤窄,踏月归来烟水昏。

往事不堪重回首,青灯黄卷照芳樽。

(0)

寄顾次岳五首·其五

半夜开窗凭阑坐,无心云起镜湖心。

铺茵烟草漫天幄,璞玉楼台浑色金。

访古寂寥秋漠漠,怀人感慨碧岑岑。

未知何日韦斋井,明月清风烦暑襟。

(0)

题太平兴国寺壁

曾趁东风看几巡,冒霜开唤满城人。

残脂剩粉怜犹在,欲向弥陀借小春。

(0)

送鄣南俞教谕归里

试把溪堂旧谱看,三千苜蓿守酸寒。

吟肩祇自初来瘦,疐尾方知细满难。

忧患可能期学力,功名终不误儒冠。

到家莫作多时住,趁取秋风送羽翰。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