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此地来,碧桃移向石坛栽。
三春绿柳千条缕,万线清泉一剑开。
红日照残新殿阁,白云堆破旧楼台。
昔年踪迹今何在?尚有馀霞点翠苔。
五百年前此地来,碧桃移向石坛栽。
三春绿柳千条缕,万线清泉一剑开。
红日照残新殿阁,白云堆破旧楼台。
昔年踪迹今何在?尚有馀霞点翠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处古老地点的追忆与感慨。首联“五百年前此地来,碧桃移向石坛栽”以时空转换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历史场景,碧桃被移植到石坛上,仿佛时间倒流,重现了五百年前的景象。颔联“三春绿柳千条缕,万线清泉一剑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柳垂丝,清泉潺潺,仿佛一把利剑划开了静谧的水面,生动而富有画面感。颈联“红日照残新殿阁,白云堆破旧楼台”则运用了对比手法,红日映照下的新殿阁与白云覆盖的旧楼台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尾联“昔年踪迹今何在?尚有馀霞点翠苔”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余霞点缀在青苔之上,既是美景的再现,也是对时光流逝的隐喻。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异才生间世,声业播乾坤。
权总西台长,官登少傅尊。
青云连甲第,白日映高门。
高门甲第开华宴,白日青云丽芳甸。
缥缈鸾书海上来,蹁跹鹤驭图中见。
凉秋九月天宇空,紫衢合沓飘香风。
黄封锡命来中使,玉带称觞列上公。
上公中使分先后,共指南山祝眉寿。
七十遐龄古已稀,三千贺客今谁有。
南山何物比嶙峋,雪鬓霜髯七尺身。
他日麒麟须画像,此时龙马是精神。
予本东州牧羊子,姓名曾入山公启。
执豆叨瞻末坐光,升歌敢并群仙齿。
明公持法法不私,春阳多在冱阴时。
汉廷赫赫名臣传,异代同伦张释之。
周司徒,真丈夫,直气棱棱霄汉俱。
致君不作尧舜主,拂衣归卧山中庐。
山中卧,今几载,鹤貌童童履声在。
十书五疏招不回,九重虚席空相待。
北来颉利西羌胡,争问司徒今有无。
乃知系国轻重者,不独庙堂公与孤。
周司徒,真丈夫。
散策行迂路,离离坐石桥。
柳烟依日睡,花雨趁风飘。
大笑逢开口,相期怕折腰。
深杯冯自酌,清韵倩人敲。
家食本同舍,官资拟共寮。
尘心无地著,客气有冰消。
风月本人分,乾坤定我交。
若知难重担,何以荅清朝。
后望须刊竹,初心学理苗。
看云还绝巘,乘月欲通宵。
臣节千年重,君门万里遥。
无端发长恨,画角一声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