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池边葱绿竹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首句“葱翠梢云质”中,“梢云”指竹叶,如云般轻柔飘逸,“葱翠”形容竹子碧绿鲜明,既表现了竹子的颜色,也暗示其生机勃发的生命力。接着“垂彩映清池”,“垂彩”可能是指竹叶间缀落的花朵,或是竹叶本身如同挂着的锦绣,“映清池”则是这些美丽的景致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之上,增添了诗中的画面感。
第三句“波泛含风影”,“波泛”写出了微波荡漾的水面,“含风影”则形容水中不仅有竹叶的倒影,还承载着风的流动,使得整个场景充满生机与活力。紧接着“流摇防露枝”,“流摇”形容竹子随风摇曳,轻柔而自如,“防露枝”则是竹枝在早晨的露珠中摇曳,既描绘了竹子的姿态,也透露出一丝清晨的凉意。
下片诗人转而写景:“龙鳞漾嶰谷”,“龙鳞”可能形容山石或水波如同龙鳞般坚硬而有力量,“漾嶰谷”则是山谷间溪流潺潺,声音清脆。随后“凤翅拂涟漪”,“凤翅”比喻竹叶的轻巧,如凤凰之翼,“拂涟漪”则是竹叶轻触水面的涟漪,增添了一份柔和与细腻。
最后两句“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植物的观察,表达了想要领悟它们在严冬之时仍能屹立不倒的坚韧品质。这里的“凌冬性”指的是竹子即便在严冬之时也能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唯有岁寒知”则意味着只有经历过严寒的考验,才能真正理解这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传达了一种超越季节变迁、永恒生长的哲理。
人将宰象山,萧散目郎署。
即今拨烦手,蓄缩殆难措。
邻分铜铁名,恐坐污染故。
髯君千日留,曾无疾顽怒。
德孚俗风动,政洽民孺慕。
过虞椟中毁,稳下竿头步。
定川壮哉县,瞢不揣鲰腐。
虎须有危揽,羊肠无善御。
彼此剧易间,霄壤计相去。
满怀血指羞,乏君斲轮具。
邻辉几余分,忽复失强助。
归舟不可挽,临风悄延伫。
懑官曹兮缚虎,拥簿领以昏溃。
窃逍遥於数刻,傥淟汨於终岁。
倚僧垣睨鸿影兮,涤胸尘而一快。
饭云子而泛乳兮,引吟兴之未沫。
吾西道之主人兮,有老禅之晤对。
愈双矑之月净兮,馆授予而已再。
顽予姿之麏鹿兮,合岩栖而钓濑。
怳泉石之入眼兮,浩归怀之自倍。
计三径之可具兮,顾二顷之犹在。
明年其饯西归兮,将家渔舟老牛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