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祗召还京题江西道院》
《祗召还京题江西道院》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病身祇要早投闲,乞得高安政小安。

山水秋来浑是画,楼台高处自生寒。

登临未足还辞去,老大重来毕竟难。

碧落翠微好将息,清风明月梦中看。

(0)
注释
祇要:只要。
投闲:退隐。
高安:高位的安宁。
政小安:稍微的安宁。
浑是:全都是。
楼台:楼阁。
自生寒:自然带来凉意。
登临:登山游览。
辞去:离开。
老大:年老。
毕竟:终究。
碧落:天空。
翠微:青翠的山色。
将息:休憩。
清风明月:清风和明月。
翻译
身体不适就应尽早退隐,只求得到稍微的安宁。
秋天的山水如同一幅画,高处的楼阁自然会带来凉意。
欣赏完风景还不想离开,年老再来此地终究不易。
在碧空和青翠山色中休憩是好的选择,只有在梦中才能常享清风明月。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祇召还京题江西道院》。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因病体弱,希望能够早日退隐,寻求一份平静安逸的生活。

“病身祇要早投闲”,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乞得高安政小安”,则是希望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寄托,以此来缓解身体的不适与心灵的忧虑。

“山水秋来浑是画,楼台高处自生寒”,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山水在秋天显得尤为美丽,如同一幅精致的画卷,而楼台之上,不仅有物质的高耸,更有一种精神上的孤寂和清冷。

“登临未足还辞去,老大重来毕竟难”,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往时光的留恋与未来的无奈。登临(游览)之乐虽不足以慰藉心灵,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美好也将变得难以再现。

最后,“碧落翠微好将息,清风明月梦中看”,诗人希望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休憩,在碧绿的水面和茂密的树木间寻找片刻的安宁。即便是在睡梦之中,也愿意沉浸于清新之风与皎洁之月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健康、平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未来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感怀寄乡友

漫浪人间已十年,簿书扰扰日羁缠。

朱公漫有千金璧,季子初无二顷田。

篱下蹲鸱馀晚实,云间紫鳖奋新拳。

淹留寸禄空回首,一望乡关一怅然。

(0)

浏阳五咏·其一渭水

洄渊浩荡白鸥飞,老懒时来坐钓矶。

岸帻行人聊自适,不应憔悴似湘缧。

(0)

绮川亭

一泓绿净沧浪水,千朵红稠菡萏花。

病眼纷纷何所似,江天落日散馀霞。

(0)

挽王信伯先生·其二

梁木俄摧坏,嗟吁丧大贤。

典刑看肖子,道学付谁传。

一代风流尽,千年物论先。

师言犹在耳,身敢坠周旋。

(0)

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其三

禅榻阴森五月秋,井泉甘洌近林幽。

助翁燕坐清凉境,茶具随行试一瓯。

(0)

雨中花令·其一

惆怅红尘千里。恨死拨、浮名浮利。

欠我温存,少伊撋就,两处悬悬地。

拟待归来伏不是。更与问、孤眠子细。

月照纱窗,晓灯残梦,可㬠恶姿味。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