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宗演师金书妙法莲经》
《宗演师金书妙法莲经》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稽首无上尊,为世大慈父。

为悯一切众,流浪诸苦海。

滋无碍辨才,广为众生说。

譬如大火宅,随念得清凉。

又令诸穷子,获此大宝珠。

是真秘密藏,故名妙法华。

非思量分别,而以得解悟。

虽诸大菩萨,有所不能知。

况于声闻众,岂复闻妙义。

如来广开示,一一令悟入。

众生悉皆晓,而况于声闻。

我佛出现世,了此一大缘。

当如佛所说,是最为第一。

今此大比邱,舍所甚爱者。

百炼真黄金,销铄为书写。

具诸大宝贝,更以为庄严。

偷儿甚魁侩,如飞天药叉。

诸所经过处,悉为尸陁林。

大火所藏灭,毫发无遗馀。

龙天诸善神,悉力来加护。

究竟不得坏,我今同赞叹。

普告诸佛子,凡所见闻者。

信心自坚固,各各普授持。

(0)
鉴赏

这首诗《宗演师金书妙法莲经》由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通过其深邃的笔触,展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与赞美。诗中以“稽首无上尊”开篇,表达了对佛陀的崇敬之情,接着描述佛陀为世间的慈父,以慈悲之心引领众生脱离苦海。诗人运用比喻,将佛陀的教诲比作大火宅中的清凉之水和大宝珠,寓意佛法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与智慧的启迪。

诗中提到,佛陀以无碍的辩才广为众生说法,如同大火宅中的一股清凉之风,让迷失的人们找到方向。同时,诗人也赞扬了佛陀的智慧,称其为“秘密藏”,非一般智者所能完全理解。在佛陀的引导下,大菩萨们也能领悟佛法的奥义,更不用说那些声闻弟子了。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宗演师为例,描述其舍弃珍爱之物,以黄金书写佛经,表现了对佛法的无比虔诚与奉献精神。诗人还提到,宗演师的行动得到了龙天诸善神的保护,最终使得佛经得以完整保存。最后,诗人号召所有佛子及闻者,应坚定信心,广泛传扬佛法。

整首诗通过对佛陀及其弟子的颂扬,以及对佛法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送窦叔向

楚客怨逢秋,闲吟兴非一。

弃官守贫病,作赋推文律。

樵径未经霜,茅檐初负日。

今看泛月去,偶见乘潮出。

卜地会为邻,还依仲长室。

(0)

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

东洛居贤相,南方待本师。

旌麾俨欲动,杯锡杳仍迟。

积雪迷何处,惊风泊几时。

大臣能护法,况有故山期。

(0)

嘲飞卿七首·其四

柳烟梅雪隐青楼,残日黄鹂语未休。

见说自能裁耙腹,不知谁更著帩头。

(0)

酬张明府

潘令新诗忽寄来,分明绣段对花开。

此时欲醉红楼里,正被歌人劝一杯。

(0)

仙客归乡词二首·其二

洞中日月洞中仙,不算离家是几年。

出郭始知人代变,又须抛却古时钱。

(0)

题金州西园九首.莓苔

茅堂阶岂高,数寸是苔藓。

只恐秋雨中,窗户亦不溅。

眼前无此物,我情何由遣。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