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谢尚书返旧堂,百年吾道益增光。
洞庭南去还裴野,震泽东来有召棠。
调剂口曾尝药苦,经纶手复理芸香。
深秋一得沙羡报,回首苍梧梦转长。
老谢尚书返旧堂,百年吾道益增光。
洞庭南去还裴野,震泽东来有召棠。
调剂口曾尝药苦,经纶手复理芸香。
深秋一得沙羡报,回首苍梧梦转长。
此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寄吴东湖司空》。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谢尚书重返故地的情景,展现了其对儒家之道的坚守与贡献,以及对友人吴东湖司空的深切思念。
首联“老谢尚书返旧堂,百年吾道益增光”开篇即点明主题,老谢尚书在历经百年的岁月后,重返曾经的官署,他的归来不仅象征着个人的荣耀,更寓意着儒家之道在时间的沉淀下愈发璀璨夺目。
颔联“洞庭南去还裴野,震泽东来有召棠”运用自然景观的流动来隐喻人事的变迁与传承。洞庭湖之水南流,裴野之地得以滋养;震泽之水东行,召棠之名得以流传。这里暗含了老谢尚书对地方文化与教育的深远影响,如同水流滋养大地,他的智慧与品德亦如召棠一般,为后世所铭记。
颈联“调剂口曾尝药苦,经纶手复理芸香”进一步揭示了老谢尚书的勤勉与智慧。他曾在艰难中调和各方利益,品尝过治理的苦涩;如今,他再次拿起经书,整理学问,展现出对知识的热爱与执着。这一联生动地刻画了老谢尚书作为官员与学者的双重身份,以及他对社会与学术的贡献。
尾联“深秋一得沙羡报,回首苍梧梦转长”以深秋时节的景象收束全诗,表达了对老谢尚书归来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待。沙羡之报,或许是指老谢尚书在归途中所见的美好景色,也可能是他内心深处对过往成就的回顾与自豪。而“回首苍梧梦转长”,则寄托了诗人对老谢尚书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其精神追求的深深敬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邵宝对老谢尚书高尚人格与卓越功绩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雨锁高楼,云迷断屿,啼宇啸猿相继。
山河剩影,儿女痴情,半萼兰缸红坠。
旧梦玉台伴侣。新题太真名字。
簟竟床、尚省当年度麝,魂返无自。受祉。
长生朱缕系。绣户静饶佳气。想同安遗事。
任短枕留仙,素衣溅泪。
草草蒲觞谁主,栖栖燕巢如寄。
信周甲、倏忽光阴,镜容不分憔悴。
又菊花黄,茱萸紫,酾酒须酬佳节。
回阑凭欲遍,但霜风凄紧,阵云愁叠。
浪拍荒埼,舟横野渡,芦菼飘萧如雪。
惊寒南来雁,话伤心不尽,汉关秦月。
纵高阁凌虚,暮山萦翠,旧情都别。天涯音信绝。
记春半、桃李芳蕤发。
尽到处、银屏题艳,玉麈谈玄,小梅花、座中吹彻。
去去双轮疾。衰帽落、客衣尘黦。慰幽独,枫林叶。
舟转何计,东望吴江烟阔。岸猿替人哽咽。
城西路。依样瘦马冲泥,暗莺藏树。
嬉春何必西湖,画桥卧柳,寻诗胜处。偶迥伫。
归燕乍飞仍止,旧时堂户。
花开总惜分阴,夜深惯听,通明俊语。催度。
番番风信,翠兰初浣,青蘋能舞。
偏是镜中,星星双鬓非故。如山浪白,高咏横江句。
空凝想、宫袍灿锦,凌波仙步。扇海长虹去。
借人酒盏,权消恨绪。盈耳歌金缕。
乡梦里、今朝龙潭烟雨。费君健笔,擘云成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