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市日逢三,压担秋如绣。
何物村佣熟世情,佳品供豪右。
萼绿有仙姿,倚竹横娟袖。
姹紫娇黄尽下风,那惜量珠购。
庙市日逢三,压担秋如绣。
何物村佣熟世情,佳品供豪右。
萼绿有仙姿,倚竹横娟袖。
姹紫娇黄尽下风,那惜量珠购。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庙会的热闹场景,诗人夏孙桐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集市上菊花的美丽和村民们淳朴的情感。"庙市日逢三,压担秋如绣",生动地展现了集市频繁,菊花如锦绣般繁多的景象。"何物村佣熟世情,佳品供豪右",反映出村民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豪族对优质物品的青睐。
接下来,诗人将焦点转向一朵特别的菊花:"萼绿有仙姿,倚竹横娟袖",这株绿色的菊花仿佛有仙女般的姿态,倚靠在竹竿上,犹如女子轻盈的衣袖横斜,形象生动。"姹紫娇黄尽下风,那惜量珠购",意味着其他颜色的菊花再艳丽也比不上这株绿色的菊花,表达了诗人对它的独特喜爱,不惜用珍珠来交换。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赞美了乡村集市中的菊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情趣的品味和对美的追求。
去年君为郡文学,独抱遗经憎命薄。
出门无马坐无毡,拜迎官长常作恶。
今年君为转运使,殊恩亲出官家赐。
月给太仓三十斛,况复官闲少公事。
人生贵贱反覆间,世上悠悠那解此。
忆昨访我当严冬,写此溪山三数重。
骅骝一去了无影,空有遗迹泥沙中。
闻道河间故城里,开门遥见滹沱水。
何时为画古邯郸,珍重函封寄千里。
云林之子有仙骨,平生好洁如好色。
纷纷浊士等虫沙,呜呼瓒也何由得。
忆昔常登清掞堂,鹊尾炉爇龙涎香。
绍京妙墨僧繇画,示我不啻千明榼。
人间万事如飞电,洗玉池空人不见。
季子城东土一抔,何人为著黔娄传。
绣衣使者骑青骢,曾听《竹枝》湘水东。
归来见此若梦寐,巴陵洞庭生眼中。
江湖豪翰今零落,君得此图良勿薄。
愧我题诗忆故人,黄鹤何年下廖廓。
余生惮远役,旅寄百里余。
自从去家来,岁月忽已除。
绪晏人事迫,卷帙还故居。
扬舻发东皋,挂席指西隅。
且从家私务,暂与友生疏。
渺渺遵溪渚,行行入吾庐。
依依携童弱,蔼蔼会里闾。
启扉玩东园,绿叶荣韭蔬。
采之侑春酒,数酌忘饥劬。
但苦遭潦荒,美秫无旧储。
犹当望来稔,尊中长不虚。
空名百岁后,此事非我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