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十二首·其七》
《临江仙十二首·其七》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寂寂琳宫长昼,玉梨一树晴妍。不知春恨几经年。

为谁开又落,夕磬晓钟边。

过尽扶肩女伴,绣襟一样低穿。飞来难得上花钿。

愿留纤屧印,芳迹有人怜。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春日景象。诗中以“寂寂琳宫长昼”开篇,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玉梨一树晴妍”一句,以“玉梨”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梨花盛开的美丽景色,也暗含着一种高洁与清雅之感。

“不知春恨几经年。为谁开又落,夕磬晓钟边。”这几句诗通过“春恨”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梨花的开放与凋零,仿佛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而“夕磬晓钟边”的描述,则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和生活的循环往复。

“过尽扶肩女伴,绣襟一样低穿。”这里通过描写女子们结伴而行,穿着绣花衣裳的情景,既展现了女性之美,也暗示了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随着“过尽”二字,这种温馨和谐的画面似乎也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或许是对青春易逝、相聚不易的感慨。

最后,“飞来难得上花钿。愿留纤屧印,芳迹有人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留下自己的足迹,渴望被他人所珍惜的心愿。花钿在这里既是装饰品,也是美好记忆的象征,而“纤屧印”则代表了个人的痕迹或印记。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既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和对被理解、被欣赏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情感交流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寄李栖霞道士

为语栖霞子,朱明石阁中。

象棋柯斧烂,龙鼎汞丹烘。

醉枕麻姑秘,閒房仙女东。

客从人世去,飞锡又谁同。

(0)

发都石

凌晨发都石,薄晓抵焦陵。

云暗树疑暝,风号滩有声。

双眸悬岳色,一梦赘乡情。

岁律忽云暮,扁舟湘水行。

(0)

有怀九章寄北途滨江诸友九首·其七

玉女开澄潭,盘盘玉阳洞。

养静时闭关,煮石谁人共。

(0)

有怀九章寄北途滨江诸友九首·其五

桐江即严江,挺挺念庵宅。

安得从明斋,于焉永嘉客。

(0)

余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舍弟子彦与家人偕来今经九十馀日矣未知果来否偶灯下独酌有怀怆然援笔题此俟余弟至而共读之时正月二十七日夜也

群乌乱鸣苍柏颠,南窗对酒一悽然。

不知今夜燕台月,何处荒江照客船。

(0)

至容州将赴北流闻陆川道梗题绣江亭

都峤山前望北流,丹砂勾漏若为求。

陆川更在浮云外,落日旌旗生远愁。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