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凉飔起素波,临流解带小婆娑。
秋光已共芦花老,夜雨那胜落叶多。
不觉儒酸同纠缠,极知妄想尽销磨。
笈中班史犹堪质,肯作商声宁戚歌。
习习凉飔起素波,临流解带小婆娑。
秋光已共芦花老,夜雨那胜落叶多。
不觉儒酸同纠缠,极知妄想尽销磨。
笈中班史犹堪质,肯作商声宁戚歌。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首句“习习凉飔起素波”以微风吹动水面的清凉意象开篇,暗示季节转换,凉意渐浓。"临流解带小婆娑"则通过诗人解带的动作,表现出他面对流水时的闲适与自在。
接下来,“秋光已共芦花老”进一步渲染秋色,芦花白头,象征着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夜雨那胜落叶多"则通过比较夜雨与落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认为落叶更能体现秋天的凄美。
诗人接着转向内心世界:“不觉儒酸同纠缠,极知妄想尽销磨。”他意识到自己的书生气和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逐渐消解,但并未因此沮丧,反而有一种看透世事后的释然。
最后两句“笈中班史犹堪质,肯作商声宁戚歌”,诗人表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珍视学问,不愿沉溺于世俗的忧虑之中,宁愿像《商颂》中的宁戚那样,保持一份高洁的情操和坚韧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自然景象之中,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淡然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