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万顷秋,层石枕江流。
野鸟窥人笑,山花解客愁。
晴云开紫阁,岩树架青楼。
唱晚渔歌乱,相期结胜游。
波光万顷秋,层石枕江流。
野鸟窥人笑,山花解客愁。
晴云开紫阁,岩树架青楼。
唱晚渔歌乱,相期结胜游。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于水,回龙镇之景的壮丽与宁静。首句“波光万顷秋”以“万顷”形容水面广阔,秋波荡漾,展现出一幅辽阔的秋日湖面图。接着“层石枕江流”,描绘出江边层层叠叠的岩石紧挨着江水,赋予画面以立体感和动态美。
“野鸟窥人笑,山花解客愁”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野鸟似乎在观察行人,露出笑意;山花仿佛理解了旅人的忧愁,以自己的方式给予慰藉。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自然景观更加富有生命气息。
“晴云开紫阁,岩树架青楼”则进一步渲染了景色的壮丽与层次感。晴朗的天空中白云飘动,映衬着紫色的山峰,显得格外壮观。而山岩上的树木仿佛搭建起了一座座青色的楼阁,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最后,“唱晚渔歌乱,相期结胜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晚间的渔歌唱响,增添了几分悠扬与闲适,预示着一次愉快的旅行即将开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热爱,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老翁梦携东海来,袖中犹带鸿濛胎。
天蓬亭下一点缀,歘然散作三蓬莱。
中峰耸拔极天巧,旁有三峰更奇峭。
苏家父子俱下风,勾曲三茅犹老草。
层峦起伏意不穷,更从奇处著两松。
云烟几笔天几峰,天然李白金芙蓉。
老翁此手无他妙,能将松石供谈笑。
王维马远绝古今,老笔虽工犹未到。
老翁老翁须天生,前身只是松石精。
呵呵一醉白云里,笑将松石呼翁名。
老翁谓我假松石,但呼周礼名自实。
呜呼老翁言最直,乾坤梦幻人岂识。
狂夫此语休过劈,老翁作山假与真,我且向翁深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