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岭上老人》
《赠岭上老人》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lǐngshànglǎorén
sòng / shì

shuāngránxīnhuīqīngsōngbàoshǒuqīnzāi

wènwēnglǐngtóuzhùcéngjiànnánqiānhu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作,名为《赠岭上老人》。诗中流露出苏轼对生命境遇的深刻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鹤骨霜髯心已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心灵已经冷静下来,宛如古树根部结冰的寒鸦白发般的心境。鹤骨形容其瘦削,霜髯则是头发因寒而凝霜的比喻,寓意年龄已高,内心经历沧桑后的平和与淡然。

“青松合抱手亲栽”,此句描绘诗人在山中种植青松,与之合抱,彰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珍视。青松象征着生命力强大、坚韧不拔,同时也是岁月静好的见证。这里也可解为诗人通过亲手栽培植物来寄寓自己对生活的执着和期许。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最后两句,诗人以询问的口吻,向居住在山中的老者询问他对于历史变迁的看法。这里的大庾岭是指今江西省上饶县一带,当时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和交通枢纽。而“曾见南迁几个回”则是在探讨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与战乱,尤其是对唐末五代时期南迁北迁之兵争的感慨。诗人通过这样的提问,实际上是在反思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

苏轼在这首诗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生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是其思想情感的真实流露。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过城南某氏废园

偃门寒瘦两三松,不作云姿但雪容。

高下水廊阑尽废,参差花径藓都封。

青樽明月思荷社,白发公孙隐菜佣。

小拾新蘼延晚照,湖天无际莽闻钟。

(0)

古意

红药妆慵青杏孕,暗雨难瞒夜鹃听。

灯唇玉虫含灺光,借作朝晖慰春病。

贮人深恨楼最深,深心苦向深樽沈。

隔帘山眉惨凝黛,下使大江横怨阴。

子夜罗裳变商拍,枉乞烟丝系兰魄。

屏风三重镜一尺,东西鸳鸯花界画,天上人间苦多夕。

(0)

忆园居四绝句·其四

挂上罗丝一丈柔,槎枒瘦树老墙头。

不遮风雨不遮月,怨汝冬时爱汝秋。

(0)

忆园居四绝句·其三

偶趁课閒期客至,惯寻事便慰僮忙。

安垆扫得烟阶叶,细煮春泉领藓香。

(0)

编甲辰以前诗既成仿贾岛例祭之不必除夕也

半生哀乐事,管领久凭君。

丑面终难讳,俚腔亦可欣。

神弦湘上瑟,佳气海东云。

再拜供甘醴,灵应我祝闻。

(0)

雨中过汤淮赠诗四章·其三

大海曾无桂树岑,连蜷奈尔美人心。

开门纵目云流急,背烛怜须镜色深。

乱后少陵馀破屋,悲来叔夜感孤琴。

姮娥倘驻虞渊驾,应有明玕照郁沈。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