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门寒瘦两三松,不作云姿但雪容。
高下水廊阑尽废,参差花径藓都封。
青樽明月思荷社,白发公孙隐菜佣。
小拾新蘼延晚照,湖天无际莽闻钟。
偃门寒瘦两三松,不作云姿但雪容。
高下水廊阑尽废,参差花径藓都封。
青樽明月思荷社,白发公孙隐菜佣。
小拾新蘼延晚照,湖天无际莽闻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园林的凄美景象。首句“偃门寒瘦两三松”,以“偃门”点出园门已废弃,而“两三松”则显出园中尚存生机,虽是寒冬,但松树依然挺拔,透露出坚韧的生命力。接着“不作云姿但雪容”,进一步描绘了松树在雪中的姿态,虽不似云般飘逸,却也别有一番雪中静美的风姿。
“高下水廊阑尽废,参差花径藓都封。”这两句通过“水廊”和“花径”的描写,展现了园林的荒凉与衰败。水廊因废弃而不再有人维护,显得破败不堪;花径上长满了青苔,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只留下一片苍翠与寂静。
“青樽明月思荷社,白发公孙隐菜佣。”这两句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青樽明月,本是宴饮欢聚的美好场景,如今却只能在心中回忆;“荷社”可能是指某种集会或社团,这里暗示了曾经的社交活动,如今只剩下白发老人隐居于菜园之中,独自品味岁月的静好。
最后,“小拾新蘼延晚照,湖天无际莽闻钟。”这两句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新蘼(一种植物)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生动,湖面上的钟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整首诗通过对废园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