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上罗丝一丈柔,槎枒瘦树老墙头。
不遮风雨不遮月,怨汝冬时爱汝秋。
挂上罗丝一丈柔,槎枒瘦树老墙头。
不遮风雨不遮月,怨汝冬时爱汝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物在四季变换中的独特情感。诗人以“挂上罗丝一丈柔”开篇,巧妙地将柔软的丝线与园中景物相连,营造出一种既轻盈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槎枒瘦树老墙头”一句,形象地勾勒出树干苍老、枝条交错的景象,仿佛是岁月痕迹的凝固,透露出一种沧桑感。
“不遮风雨不遮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强调了自然界的无情与园中景物的孤独。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明月高悬,都无法为这些树木提供庇护,它们只能独自面对外界的侵袭。最后,“怨汝冬时爱汝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似乎在责怪冬天的寒冷和秋天的离别,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不仅描绘了园中景物的外在形态,更深刻地揭示了它们内在的情感世界,以及诗人对于自然、时间、生命流转的复杂情感。
鲁公虹气胸中蟠,发为心画妙笔端。
严如礼乐陈太庙,肃若朝会罗千官。
想见诮杞叱希烈,不忧米罄无晨餐。
曩凭熊轼守此土,浮屠受戒升高坛。
手磨苍珉纪岁月,大书深刻期不刓。
至今父老见必拜,尚馀堕泪碑斓斑。
争摹墨本走四海,购求不惜千金殚。
挂之虚堂拂尘壁,凛然六月阴风寒。
岂惟贼臣敛衽避,厉鬼不得神其奸。
昂昂千里驹,逸气吞九区。
东驰越夕兔,西走穷朝乌。
关山一息过,踯躅疑有无。
快哉穆天子,远驾周四隅。
嘶声想云海,弄影有天衢。
昆丘距赤水,度足才须臾。
眷言刍粟恩,岂敢论形躯。
雄心忽摧顿,倦步成踌躇。
日暮路途远,天寒毛鬣疏。
此时垂耳心,可复轻疲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