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磨铁砚翁同学,晚捧铜槃客鲜从。
十二相宁分虎鼠,两家子各判猪龙。
有时扪虱灯前话,亦或骑鲸海上逢。
自是老人眠睡少,梦回原不为晨钟。
幼磨铁砚翁同学,晚捧铜槃客鲜从。
十二相宁分虎鼠,两家子各判猪龙。
有时扪虱灯前话,亦或骑鲸海上逢。
自是老人眠睡少,梦回原不为晨钟。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幼磨铁砚翁同学,晚捧铜槃客鲜从"通过对比两个不同年龄段人士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其中“幼磨铁砚”象征着年轻时期的刻苦学习,“晚捧铜槃”则表达了老年时期的安贫乐道。接下来的"十二相宁分虎鼠,两家子各判猪龙"通过对动物的比喻,展示了一种平和、不争的生活哲学。
中间两句"有时扪虱灯前话,亦或骑鲸海上逢"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扪虱”即是清理身上的虱虫,表现出一种简朴无华的生活,而“骑鲸海上逢”则是一种浪漫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自是老人眠睡少,梦回原不为晨钟"透露出诗人的超然与淡定。他虽然年迈,但并不因而焦虑,更不被世俗的规律所束缚,即使是在梦中,也是超脱尘世,不受晨钟的牵绊。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自由、平和、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江户旧游非梦寐,眼前雨山尝同醉。
人间陵谷事堪惊,无恙吾侪默相对。
此心历劫终不改,我与乾坤孰坚脆。
但持常理待无常,苍狗白衣从变态。
春申流寓忽数载,文字相娱加笃爱。
君今北行何所览,阙里岱宗思一拜。
寻碑扪石或有得,吊古哀时必增慨。
知君平生重忠义,邪说安能容鼠辈。
莫嗟孔氏久无徒,回首沧桑老夫在。
文如至宝丹,笔若生畺臼。
一篇每脱稿,举世皆俯首。
平生不屈节,肝胆照杯酒。
纷纷野狐群,忽值狮子吼。
京师奔竞场,暮夜孰云丑?
畏庐深可畏,斧钺书在口。
隐居名益重,方使薄俗厚。
奈何推稗官,毋乃亵此叟。
敛才偶作画,石谷辄抗手。
亦莫称画师,掩名究无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