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辽沈频来往,每出榆关一抚膺。
海近天垂含浩渺,地平山纵竞骁腾。
危邦空叹吾为虏,浩劫终愁谷作陵。
尽有边才谁用得,翻飞遥想郅都鹰。
今年辽沈频来往,每出榆关一抚膺。
海近天垂含浩渺,地平山纵竞骁腾。
危邦空叹吾为虏,浩劫终愁谷作陵。
尽有边才谁用得,翻飞遥想郅都鹰。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郑孝胥所作的《十一月十八日出山海关》。诗人通过描绘辽沈地区频繁的往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身世的感慨。"榆关一抚膺",形象地写出诗人每次过关时内心的沉重与悲凉。"海近天垂含浩渺,地平山纵竞骁腾",描绘了山海关一带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寓言着国家的辽阔与山河的雄浑,以及民族的英勇精神。
"危邦空叹吾为虏,浩劫终愁谷作陵",诗人感叹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自己身为亡国之臣,深感忧虑,担忧历史的变迁可能导致国破家亡。最后两句"尽有边才谁用得,翻飞遥想郅都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对能臣良将如郅都般人物的向往,暗示了对有能力保卫国家但不得施展的愤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郑孝胥在晚清动荡时期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尝闻陶隐居,烧丹白云岭。
所志在神仙,不落死生境。
至今岭边人,相传事幽屏。
出门见县吏,退避匿形影。
君今往治之,顺俗须清静。
勿求上官知,而乃事威猛。
威猛民不堪,举目视前阱。
譬如汲浅井,不烦用修绠。
又如煮小鲜,不烦用牛鼎。
鼎大火易燔,绠长势难整。
清静两言中,味之觉隽永。
落日遍草色,游子入沛乡。
如何缅兹土,能令心慨慷。
道逢守津吏,问客来何方。
一为陈风俗,三叹久傍徨。
前者贰尹家,会客具酒浆。
遣吏出市物,吏私入己囊。
尹讯卑以纡,吏言伉以张。
回身赴入河,尹慑亲扶将。
矫矫鸷悍风,重忿复轻亡。
由来英雄气,傥荡出芒砀。
余听此言立,侧想《大风》章。
抚剑一为歌,春宇无精光。
原野厉长飙,飞鸟不遑翔。
瞿瞿蟋蟀叹,悽恻感陶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