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物二首·其二》
《齐物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

虽谢椿有馀,犹胜槿不足。

(0)
注释
椿寿:椿树的寿命,椿树象征长寿。
八千春:形容长寿的时间,不是具体数字。
槿花:一种花,花期短暂。
不经宿:不能过夜,形容花期短。
中间复何有:这里指的是在椿树和槿花之间,还有什么事物。
冉冉:慢慢地,形容生长的样子。
孤生竹:孤独生长的竹子,寓意坚韧独立。
竹色四时绿:竹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表示常青不衰。
虽谢:虽然凋谢。
椿有馀:椿树寿命长,仍有余力。
犹胜:仍然超过,更胜一筹。
槿不足:槿花的不足,即花期短,生命力弱。
翻译
长寿的椿树活过八千个春天,但槿花一夜就会凋落。
在这中间还有什么存在呢?只有冉冉升起的孤独竹子。
竹子三年就长大,它的颜色四季常青。
虽然它比椿树寿命短,但仍然胜过槿花的短暂不足。
鉴赏

诗人以生长壮观的椿树比喻,表达了对生命力强和持久的赞美。椿寿八千春,意指椿树生机旺盛,可活八千个春天,形象地描绘出椿树的顽强生命力。而槿花则不经宿,过眼云烟,一旦开放便迅速凋谢,与椿树形成鲜明对比。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这里的“中间”可能指的是时间或空间的某个点,或是某种状态。诗人提到在这个时空背景下,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生命体——竹子。竹子的生长方式独特,它们以一种连绵不断、不急不徐的态度成长,显得格外自在。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这两句诗更深入地描写了竹子的生命状态。竹子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成熟,但即使到了秋天,它们的颜色依旧是绿色的。这不仅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生命力,也隐喻着一种超越常规、坚守自我的精神。

虽谢椿有馀,犹胜槿不足。最后两句诗中,“谢”指的是植物凋谢的状态,即使在凋谢之后,椿树依然比不开花或早早凋谢的槿花要好。这既是对 椿树生命力的再次肯定,也是对短暂易逝之物的一种超越。

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其独到的哲思:在这个世界上,万物各有千秋,生长壮观的椿树、孤独自立的竹子,以及早开早落的槿花,每一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寄钱节

论月柴门不浪开,命车良为故人来。

茫然极目春千里,尚想愁肠日九回。

绿水池边聊复尔,黄粱枕上信悠哉。

何时共约参寥子,自撷青菁作饭材。

(0)

和刘仆射感旧言怀寄苏左丞左丞昔守南京仆射方为幕客今同为执政作此诗仆射诗略记其一联云论文青眼今犹在报国丹心老更同

三禁提衡系扰龙,拜无烧尾有家风。

班行旧号青云士,宾主今为黄閤公。

烱烱坐屏云母隔,珊珊行佩水苍同。

自惊初到蓬莱上,便见骊珠出海宫。

(0)

大涤洞天留题·其一

紫府清都不可梯,何年宫阙下迁移。

飞来殿阁风雷架,逼近岩崖日月驰。

境静固宜真圣宅,地灵唯许列仙知。

想应留钥更相授,以待虚皇驾幸时。

(0)

别汤升伯

二十年前忝旧游,论交今日始从头。

我如潦尽寒潭水,君似天空明月秋。

夜雨几时重话旧,故山闻早共归休。

临岐赠别无他祝,莫忘邹陈为国忧。

(0)

赠夏宗禹·其一

虎头自合取侯封,好为明时立隽功。

做了玉关班定远,却陪芝岭夏黄公。

(0)

熙宁以后享庙五首·其二送神用《兴安》

钟鼓惟旅,笾豆孔时。衎我祖宗,既右享之。

神亟来止,孝孙之喜。神保聿归,孝孙之思。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