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月庵观灯》
《海月庵观灯》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莲花深屋赏来曾,蔗碗寒浆渴饮冰。

月好自寻灯作伴,雪寒惟许酒为朋。

兴同老子复不浅,年与先生自此升。

东壁馀光愿终照,夜深羸马惯能乘。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于海月庵中观赏灯火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莲花深屋赏来曾”以莲花象征高洁,深屋则暗示了环境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接下来,“蔗碗寒浆渴饮冰”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甘甜的蔗浆比作解渴的冰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品尝美食时的满足感。

“月好自寻灯作伴,雪寒惟许酒为朋”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在寒冷的冬夜,诗人独自寻找月光作为伴侣,与温暖的灯火相伴,而与酒结为知己,共同抵御寒冷。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与物相交的情境,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兴同老子复不浅,年与先生自此升”则表达了诗人与古代圣贤的精神共鸣,以及对自身修为的期许。这里的“老子”和“先生”分别指代道家哲学的创始人老子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与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共鸣,并在精神上有所提升。

最后,“东壁馀光愿终照,夜深羸马惯能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即使在夜晚,诗人也希望东壁的余晖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即便骑着疲惫的马匹,也能够适应并坚持下去。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途中的挑战与坚持的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浙中饥甚六月一雨颇慰

雨馀灯火坐茅斋,此夕田家有好怀。

造物心终扶畎亩,苍生命已堕颠崖。

燕山漕粟初航海,浙水移家半入淮。

贞观三钱谁复识,拥衣数起望台阶。

(0)

渔笛

楚竹声何远,苍茫想钓舟。

横当半篷月,吹破一江秋。

落叶纷前浦,惊鸿过别洲。

曲终枕蓑卧,无梦到凉州。

(0)

雨土

丰凶不可问,疑入瘴乡春。

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

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

四望荒荒白,谁为洗日人。

(0)

丹阳泉

扬子江中?夜月,慧山亭上漱朝烟。

遥看丹气霏微里,二十泉中第四泉。

(0)

寄傅霖

葛蔓烟枯束六经,高廉浑与昔贤停。

黄牙稚子跨牛犊,白眼山人识剑形。

寒睡草旁林酒壮,晓思河曲雨槎腥。

传闻曾说平生事,不要清朝梦武丁。

(0)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笔

犀利锋铓敌五兵,梦中青镂未为灵。

空山日午南窗暖,拟写黄庭内景经。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