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处处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
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
江南处处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
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
这首诗《席上作》由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通过“江南处处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两句,描绘了江南地区战乱频仍,而海上却年复一年地迎来帝王的御酒,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权力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和平的渴望。
接下来的“如此烽烟如此酒”,将战火与美酒并置,进一步强化了对比,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世态炎凉。最后,“老夫怀抱几时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以及对结束战乱、开启和平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矛盾与冲突,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
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
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
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
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
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
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
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
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
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