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行倦柳,带湿烟摇暝、牵人羁绪。
小簟重帘斜月里,阅尽兴亡无数。
自笑疏慵,莺初燕晚,未问萧娘渡。
江南秋色,断肠空在纨素。
还记坠叶轻潮,嫩凉时候,与客携尊俎。
无奈劳劳亭下笛,又唤扁舟西去。
水驿镫昏,愁长梦窄,总是分携处。
甚时重到,酒人零落如雨。
两行倦柳,带湿烟摇暝、牵人羁绪。
小簟重帘斜月里,阅尽兴亡无数。
自笑疏慵,莺初燕晚,未问萧娘渡。
江南秋色,断肠空在纨素。
还记坠叶轻潮,嫩凉时候,与客携尊俎。
无奈劳劳亭下笛,又唤扁舟西去。
水驿镫昏,愁长梦窄,总是分携处。
甚时重到,酒人零落如雨。
这首《百字令·题秦淮秋泛图》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冯煦所作,描绘了一幅秦淮河畔秋天泛舟的场景。词中以“两行倦柳”起笔,形象地刻画了秋日傍晚,柳树疲惫地随风摇曳,烟雾弥漫,引发游子的离愁别绪。接着,作者通过“小簟重帘斜月里,阅尽兴亡无数”,暗示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自笑疏慵,莺初燕晚,未问萧娘渡”表达了词人自我解嘲的闲适态度,但也透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尤其是对秦淮河上曾经的歌妓萧娘的思念。接下来,他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正值落叶轻潮、凉意初生,他们一同饮酒赏景。
然而,“无奈劳劳亭下笛,又唤扁舟西去”描绘了离别的场景,笛声凄凉,唤起了舟行西去的离别之苦。随后,“水驿镫昏,愁长梦窄,总是分携处”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孤寂和愁绪,夜晚的驿站灯光昏暗,梦境狭窄,都是离别后的相思之地。
最后,词人发出疑问:“甚时重到,酒人零落如雨。”他感叹何时才能再次来到这里,但恐怕那时,曾经的酒友已散落天涯,如同秋雨般稀疏。整首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词人对秦淮河畔秋日泛舟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井泉槐火几清明,白发红颜管送迎。
荣落智愚千古恨,一时分付子规声。
桥石天台水谷帘,峰回秀拥更深严。
我来便欲兼忘世,少立清风为拂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