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二十四日自东山到金峨一宿而归偶题壁上安晚居士自觉际航湖入东山道金文意行至此淡晴轻冷风策策有声草树清幽泉石雅洁如在天竺灵隐间深靓过之既暮假榻瀑通夕喧枕始印鲁直梦成风雨诗粥鱼鸣展钵而去因笔一绝》
《三月二十四日自东山到金峨一宿而归偶题壁上安晚居士自觉际航湖入东山道金文意行至此淡晴轻冷风策策有声草树清幽泉石雅洁如在天竺灵隐间深靓过之既暮假榻瀑通夕喧枕始印鲁直梦成风雨诗粥鱼鸣展钵而去因笔一绝》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桥石天台水谷帘,峰回秀拥更深严。

我来便欲兼忘世,少立清风为拂髯。

(0)
注释
桥石:桥面上的石头。
天台:指天台山,一种崇高的地名。
水谷帘:形容山水如帘幕般垂落。
峰回:山势曲折回环。
秀拥:秀美地围绕。
更深严:更加深远而庄重。
我来:我来到这里。
兼忘世:想要忘却尘世的烦恼。
少立:稍微停留。
清风:清凉的风。
拂髯:轻轻吹过胡须。
翻译
桥上的石头映照着天台的山水,像帘幕般遮掩着深谷,景色更加幽深宁静。
山势回转,秀美的山峰仿佛在簇拥着这片秘境,更显其深远和庄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清之游历山水的场景。首句“桥石天台水谷帘”形象地展现了山水间的桥梁、石径和瀑布,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接下来的“峰回秀拥更深严”则写出山势回环,景色秀美,夜晚的寂静与庄严气氛愈发浓厚。

诗人表达出自己在此地的超然心境,“我来便欲兼忘世”,流露出对尘世的暂时遗忘和对自然的深深沉浸。他站在清风中,感受着微风吹拂胡须,享受这份宁静。“少立清风为拂髯”这一细节,既写实又富有诗意,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致,以及诗人的心境变化,展现出宋代文人墨客对于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与环境相互映照,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那份淡泊与宁静。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咏史.田畴

徐元宛似历山中,义气人间窄不容。

不为犬羊残士类,肯教曹操识卢龙。

(0)

论语·其四闻政章

尽心尽性自仪刑,得有相知道可行。

万世无穷干禄法,深劳子贡一推明。

(0)

中庸·其二

一人各有一安居,方寸归藏尽有馀。

颜子一春常不出,他人日日去其庐。

(0)

中秋近愿晴·其三

浩荡无边及物心,孔颜尧舜共弘深。

柴荆一壑苍苔合,惟幸寒蟾夜夜临。

(0)

送丘宗卿帅蜀·其三

前瞻及河陇,内顾连江沱。

边筹尚弹压,民瘴须挼挲。

方当上怀远,况复岁荐瘥。

宜公去帆轻,岁月亦易多。

西人岂不好,奈此东人何。

(0)

题仙岩梅雨潭

衮衮群山俱入海,堂堂背水若重闉。

怒号悬瀑从天下,杰立苍崖夹道陈。

晋宋至今堪屈指,东南如此岂无人。

结庐作对吾何敢,聊向樵渔寄此身。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