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敦复至观音寺再用前韵祝别》
《送敦复至观音寺再用前韵祝别》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太道既如砥,安舆宁险艰。

通沟水决决,出林鸟关关。

紫诏下天外,黄气生眉间。

归当趋玉陛,岂容眷名山。

接物齐彼分,存诚肃吾闲。

我心如路草,愿君与春还。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送敦复至观音寺再用前韵祝别》。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太道既如砥,安舆宁险艰”以道路的平坦象征离别的坦然,即使前方有险阻,也能够安然面对。接着“通沟水决决,出林鸟关关”描绘了水流潺潺、鸟鸣声声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友人之间的友谊如同流水般绵长不绝。

“紫诏下天外,黄气生眉间”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友人的离去比作天外传来诏令,而“黄气生眉间”则暗示了友人内心的不舍与期待。接下来“归当趋玉陛,岂容眷名山”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祝福,希望他能顺利达到高位,但同时也不忘提醒他不要忘记心中的名山大川,即不忘本,保持初心。

最后,“接物齐彼分,存诚肃吾闲”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处世态度的期望,希望他在与人交往时能够像对待离别一样,保持真诚和庄重。而“我心如路草,愿君与春还”则是诗人的心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希望友人如同春天的草木一样,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留别定襄卢军事

行行与君别,路在雁门西。

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

酣歌击宝剑,跃马上金堤。

归去咸阳里,平生志不迷。

(0)

从军

汉马千蹄合一群,单于鼓角隔山闻。

沙堆风起红楼下,飞上胡天作阵云。

(0)

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

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

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

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

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

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

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

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

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

贫山何所有,特此邀来客。

(0)

冬出敦煌郡入退浑国朝发马圈之作

西行过马圈,北望近阳关。

回首见城郭,黯然林树间。

野烟暝村墅,初是惨寒山。

步步缄愁色,迢迢惟梦还。

(0)

礼闱阶前春草生

河畔虽同色,南宫淑景先。

微开曳履处,常对讲经前。

得地风尘隔,依林雨露偏。

已逢霜候改,初寄日华妍。

影与丛兰杂,荣将众卉连。

哲人如不薙,生意在芳年。

(0)

杂诗·其九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