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如削玉水涵秋,人在冰壶月底游。
劫火半空尘世换,不知此处几登舟。
山如削玉水涵秋,人在冰壶月底游。
劫火半空尘世换,不知此处几登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秋夜景象。"山如削玉"运用比喻,形容山峰峻峭如刀削的白玉,展现了山的峻美和洁净。"水涵秋"则写出了湖水在秋夜中映照出的清凉与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秋意浸染。
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如同在冰壶(指清澈透明的月光下)中漫步,月下独游,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幽静之感。"人在冰壶月底游"这一句,既写实又富有诗意,传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然。
"劫火半空尘世换"暗寓历史变迁,暗示世间沧桑,但诗人并未直接触及,而是通过月夜下的山水隐喻,表达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不知此处几登舟"则留下悬念,让人想象诗人是否多次乘舟而来,享受这片静谧,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尘世浮华的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借山水月色寄寓诗人超脱尘俗的心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世人行已多愧天,兴衰变幻如浮烟。
程氏承家惟种德,世泽如水流蜿蜒。
笃生封君能述事,长桥特驾河之次。
青云端望子成名,驷马何劳客题字。
忠壮云仍今几房,封君真足增前光。
济人自是阴功厚,食报早见鹓雏翔。
春风射策金銮殿,敕使传宣催赐宴。
冬官政绩帝所嘉,锦诰恩封人共羡。
积善由来庆有馀,从兹万里皆亨衢。
行见公侯复其始,纷纷薄俗谁能如。
贵溪之山凌紫虚,一双彩凤山中居。
呼吸三气吞华腴,翱翔千仞超尘污。
从教沧海成丘墟,雄鸣雌应长康娱。
孕秀还生瑞世雏,九苞文彩春华敷。
朝阳碧梧千万株,春风满地阴扶疏。
凤雏高飞栖碧梧,长鸣喜听谐笙竽。
好音终始期不渝,唤回四海为唐虞。
双凤之心当益愉,遐龄应与乾坤俱。
望军都兮穹窿。雄关峙兮居庸。苍翠兮蒙茸。
纷苒苒兮凌风。城巍巍兮两山。临玉塞兮跨高寒。
车辚辚兮结驷,风萧萧兮木叶殷。淙悬崖兮珊珊。
恍鸣琴兮清弹。闻仙人兮昔降,遗玉枕兮不刊。
召韩生兮肃之,乃顾余兮一粲。
驾黄鹄兮高飞翔,薄层云兮入霄汉。
皇风畅兮八极。荡胡尘兮灭熄。
邀浮丘兮赋诗,歌四海兮宁一。
名家见说十年前,冠盖欣同锦绣筵。
帝里九重瞻汉阙,客乡千里乐尧天。
香浮磁瓮春倾醴,火热山庖晓斫鲜。
醉后谁传砂法秘,振衣欲去且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