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未忘情,无情惟止水。
底事山中泉,客来如有喜。
悠然镜面平,倏尔鱼眼生。
少焉开笑面,似与客逢迎。
客喜泉岂知,泉笑客何有。
邂逅深山中,聊结无情友。
物我未忘情,无情惟止水。
底事山中泉,客来如有喜。
悠然镜面平,倏尔鱼眼生。
少焉开笑面,似与客逢迎。
客喜泉岂知,泉笑客何有。
邂逅深山中,聊结无情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与一股清泉相遇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情感的境界。
"物我未忘情,无情惟止水。" 这两句点出了诗人对于周遭事物依旧保持着情感,而只有清泉是不含有任何情感的存在。这是对自然界中唯一不带私欲之物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超然物外的情怀。
"底事山中泉,客来如有喜。"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山中偶遇清泉时的喜悦之情,这种喜悦不仅是因为遇见了清泉,更是因为找到了与世俗不同的交流对象。
"悠然镜面平,倏尔鱼眼生。" 这里的“悠然”形容了水面的平静,而“倏尔”则描绘出了鱼儿突然跳跃的生动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一种宁静与生命活力的和谐统一。
"少焉开笑面,似与客逢迎。" 这两句中,“少焉”意味着过了不长的时间,而“开笑面”则是说清泉似乎也有了笑容。这是诗人用拟人化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大自然之间亲切的情感交流。
"客喜泉岂知,泉笑客何有。"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话式的理解和欣赏,诗人在这里探讨了人类对于自然情感的认识,同时也质疑了是否自然本身就具备情感。这一探讨增添了整首诗的哲理性。
"邂逅深山中,聊结无情友。" 最后两句则是总结与升华,诗人在深山中与这无情的泉水建立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谊。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美,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清泉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以及自身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描绘了一幅山中清泉与游子的和谐图景,也表达了一种追求精神纯净与自由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