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十七首·其十三》
《偈二十七首·其十三》全文
宋 / 释绍隆   形式: 偈颂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复是何物。

百草头上,罢却干戈。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思维为底蕴,探讨了“光”与“境”的关系以及超越世俗的概念。诗人通过“光非照境,境亦非存”这句话,表达了光与境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进一步,“光境俱忘,复是何物”,则引导我们思考在超越了光与境的分别之后,究竟还剩下什么本质的存在。这种追问触及了哲学和宗教的核心问题——存在的本源。

“百草头上,罢却干戈”则是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在自然界的百草之上,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放下争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理想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存在、和谐与超越的主题,体现了宋代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诗人对于宇宙真理和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绍隆
朝代:宋

释绍隆(一○七七~一一三六),和州含山(今属安徽)人。九岁出家,十五岁削发,二十岁遇长芦净照禅师。复谒宝峰湛堂准禅师、黄龙死心禅师。得法于圆悟克勤禅师。初住和州开圣禅院,后主彰教寺,迁住平江府虎丘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高宗绍兴六年卒,年六十。事见徐林撰塔铭(《续藏经·虎丘绍隆禅师语录》附),《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二首。
猜你喜欢

陪谢丈游鸳鸯湖,观邱水部种花处,今已犁为田矣,感而成咏

鸳鸯湖上种花人,一去韩江过十春。

陈迹已湮君莫叹,柏庄书籍亦灰尘。

(0)

再步前韵答槐庭四首·其三

交谊蒙庄与惠施,词场个个桂林枝。

吟君诗似闻邻笛,思旧山阳无限悲。

(0)

哭伯兄萨堂四首·其三

患难相依久,饥寒颇累君。

取求无轹釜,和乐有吹埙。

爱弟逾灵运,恭兄愧陆云。

伤心江上别,奄忽死生分。

(0)

寿吕缦翁四首·其三

笠屐飘然入画图,可人风貌本清癯。

邴原北海称龙腹,庞统南州号凤雏。

晚岁手还勤执卷,平生口不解呼卢。

时危且喜先畴在,种秫栽粳课仆夫。

(0)

有感·其二

东方岁岁版图增,海晏河清却未曾。

郑国萑苻时窃起,周家猃狁正凭陵。

商量急把妖氛扫,次第徐将坠典兴。

今日临民贵清静,盖公一语可铭膺。

(0)

杂诗

犬吠出深巷,鸡鸣上树木。

月黑四无人,胡尘眯人目。

顷者五诸侯,兵败于函谷。

苏君无相权,赂秦地遂蹙。

遗民念旧主,千家齐夜哭。

男儿重意气,大雠须报复。

专诸善烹鱼,要离能击筑。

嬴政非王僚,成败恐难卜。

子房游下邳,白龙改鱼服。

桥边受异书,人前不敢读。

于留遇真龙,运筹得秦鹿。

英雄灭虎狼,万姓受其福。

当其未遇时,亡命亦雌伏。

古来非常人,厄穷天使独。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