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城市气交吞,谁放兰舟系柳根。
肯与渔翁通水界,白头破浪在江门。
江湖城市气交吞,谁放兰舟系柳根。
肯与渔翁通水界,白头破浪在江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湖与城市交融的画面,诗人陈献章以半江十咏的形式,为谢德明赋诗。首句"江湖城市气交吞"生动地展现了江水与城市气息相互渗透的景象,暗示了两者间的紧密联系。次句"谁放兰舟系柳根"则描绘了一叶小舟停泊在柳树下的场景,增添了几分宁静与诗意。
第三句"肯与渔翁通水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渔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期待,渔翁象征着隐逸与自由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白头破浪在江门"以渔翁的形象收尾,描绘了即使年事已高,仍能在江上破浪前行的坚韧精神,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谢德明的激励,希望他能保持这份勇往直前的志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江景与渔翁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友人的寄语与期许。
凉风起空阔,即渐吹寒声。
路远衣裳单,良人久从征。
妾身廑机杼,唯恐衣未成。
短裁便鞍马,密缝忧远行。
夫君昔辞家,王事迫期程。
守边十馀载,杀气犹峥嵘。
君以身徇国,妾亦死誓盟。
志同心不改,庶保身后名。
人家育蚕忧不得,今岁蚕收茧如积。
满家儿女喜欲狂,走送车头趁缫缉。
南州誇冷盆,冷盆缴细何轻匀。
北俗尚热釜,热釜丝圆尽多绪。
即今南北均所长,热釜冷盆俱此軖。
軖头转机须足踏,钱眼添梯丝度滑。
非弦非管声咿?,村北村南响相答。
妇姑此时还对语,准备吾家好机杼。
岂知县吏已催科,不时揭去无馀紽。
迫索仍忧宿负多,车乎车乎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