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玻璃生素烟,薰人暖日小春天。
芙蓉将近霜前淡,台馆谁添乱后妍。
荒草欲寻苏小墓,斜阳半载米家船。
伤心时事犹难料,且拚新丰买酒钱。
湖面玻璃生素烟,薰人暖日小春天。
芙蓉将近霜前淡,台馆谁添乱后妍。
荒草欲寻苏小墓,斜阳半载米家船。
伤心时事犹难料,且拚新丰买酒钱。
这首明代诗人王寅的《高光州方承天童侍御刘秀才邀予泛舟西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春日湖景。首句“湖面玻璃素烟”以比喻手法,形容湖水如镜,轻烟笼罩,宛如一幅素雅的画卷。次句“薰人暖日小春天”则写出阳光和煦,温暖如春,但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第三句“芙蓉将近霜前淡”描绘了芙蓉花在秋霜将至之际,颜色清淡,暗示时光流转,美景易逝。第四句“台馆谁添乱后妍”借台馆的繁华与战乱后的残破对比,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第五、六句“荒草欲寻苏小墓,斜阳半载米家船”通过苏小小墓的荒凉和米家船的孤独,进一步渲染出历史遗迹在时光中的沧桑感。最后一句“伤心时事犹难料,且拚新丰买酒钱”直抒胸臆,表达对时局难以预料的忧虑,只能借酒浇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泛舟为背景,寓情于景,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历史之沉思,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奕奕九成台,窈窕绝尘埃。
苍苍万年树,玲珑下冥雾。
池色摇晚空,岩花敛馀煦。
清切丹禁静,浩荡文河注。
留连穷胜托,夙期暌善谑。
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
长啸披烟霞,高步寻兰若。
金狄掩通门,雕鞍归骑喧。
燕姝对明月,荆艳促芳尊。
别有青山路,策杖访王孙。
谁工此松唯拂墨,巧思丹青营不得。
初写松梢风正生,此中势与真松争。
高柯细叶动飒飒,乍听幽飗如有声。
左右双松更奇绝,龙鳞麈尾仍半折。
经春寒色聚不散,逼座阴阴将下雪。
荆门石状凌玙璠,蹙成数片倚松根。
何年茜茜苔黏迹,几夜潺潺水击痕。
裴生诗家后来客,为我开图玩松石。
对之自有高世心,何事劳君上山屐。